這個決定別說是楊老四了,就是陶真真都很意外。
給丫丫穿棉襖的手頓了頓但什麼也沒說,等楊老四走了她才問:“不是說多呆幾天嗎?”這怎麼變了好幾變?
“早點走,這裡沒什麼值得留戀的。”他說的是實話,可聽起來就知道他隱瞞了什麼,可能和他多出來的記憶有關。
“也行。”她對這裡更沒什麼感情,唯一讓她割捨不下的,就是陶父陶母了。
陶家,果然如楊衛國所說,老二一家早在三十兒那天下午就回來了。
看到她,二嫂笑著迎上來,“喲真真,你看看真是不巧,那天我爸不太舒服,我們正好回去看他去了,就沒碰上你。這不,今天我連孃家都沒回,特意在家等你,快進來,你看看,這上了京都的就是不一樣,一瞅就是城裡人,哪像我們……”拍著女兒的肩,“傻站著幹啥,還不趕緊叫小姑,你小姑可是能人,你啊將來能學著你小姑的一成我就滿足了。”
小敏給她拜年,她趕緊拿出五毛錢遞給孩子,“小敏這一年好像沒少長個啊,來,這是小姑給的壓歲錢,去領妹妹玩吧!”
小敏有些嫌棄的看了眼小豆丁,不過看在五毛錢的份上還是伸出手,“走吧,跟我走,咱們跳皮筋去。”
看到小敏有壓歲錢,幾個臭小子也都湊了上來,一個個喊著給他們拜年,然後欺盼的看著她。
陶真真抽出幾張五毛,一個孩子發了一張,幾個小子拿了錢歡呼著跑了,接著就聽到大嫂和三嫂說要把錢給孩子們收著的話,孩子們還沒捂熱乎的錢就到了媽媽手中,一個個垂頭喪氣的。
陶母心疼姑娘,“咋給這麼壓歲錢?一個人給個一毛二毛就不少了。”
看幾個兒媳婦每人給丫丫不過一毛錢,小閨女這一次就賠出去不少錢。
“媽,沒事,我心裡有數。”以後她回來的次數更少,希望這些人看在她出手大方又有錢的份上,也能對二位老人好一些。
趁著幾個嫂子做飯,她趕緊把楊衛國的事告訴二老,“這些錢你們收好,不要給我哥我嫂子他們,過幾年你們幹不動了總不能手裡一分錢沒有,看兒子兒媳婦的臉色伸手要錢過日子吧?”
陶父和陶母聽了為衛國高興,但錢是說啥不肯要,“這也太多了,孩子,以後你們用錢的地方多著呢……”
“媽,別撕巴了,讓她們看到,過後又該摳吃你了。”陶真真低聲湊到老太太耳邊,“媽,我們在京都賣瓜子,正經不少掙呢,你快拿著,一定要留好,手裡有錢,偶爾拿出點給孩子們買個糖塊啥的,他們還挺高興的。”
陶母這錢收的十分不安,之前姑娘就給了不少,現在又給了二百,這些錢在村裡能蓋好幾大一房子。
陶真真又問起二姐,陶母臉上帶了點笑模樣,“她聽說你們回來,捎了信今天也來家,你二姐日子比以前強多了,她幫你收瓜子收花生,自己也去賣,今年過年幾個孩子都吃上了白麵包的豬肉餃子,你就放心吧!”
正說著二姐,二姐回來了,二姐夫走不了路,大姑娘留家裡照顧她爸,她只帶了兩個小的回來。
當然回來也沒空手,筐裡還裝了一隻雞和一小條肉,陶母告訴小女兒:“都是你二姐自家養的……”又說二女兒:“年前都送來一隻雞和一大塊肉,不留著給孩子們吃又拿啥?”
二姐笑道:“家裡人多那些肉也沒多少,這不是真真和妹夫回來了嘛,給他們嚐嚐。也讓他們知道二姐日子好過了,別再惦記我了。”
事實上是,她怕之前拿回來的肉二弟妹不捨得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