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夫妻年紀還不算太大,還能幹個十來年,要等幹不動那天,老大媳婦不說給他們攆出去,也能讓他們住進窩棚裡,她早看明白了這一點。
那才是個無利不起早的性子呢!
陶母說著話,悄悄把剛才陶真真塞給她的一百塊錢包進破布藏進櫃子裡,很是欣慰的說:“這孩子,我說不要非要給,唉,看來大家說的她在外面挺好的一點不假。”
陶真真之前往孃家郵過點東西寫過信,但從沒有寄過錢,為此幾個媳婦都叨叨過,“真真是不是傻?那老楊家那樣對她還給郵錢,咋不知道給咱爸咱媽寄點呢?真是白對她這個老姑娘這麼好了。”
其實是她明白,給孃家郵錢,那錢到不了老實的父母手裡,指定就得讓二嫂給截留了。
剛才她給母親錢,母親嚇壞了,“你哪來的這麼多錢?不行我可不能要,你自己留吧,你這孩子,咋這麼大手大腳的……”不時的瞅楊衛國的臉色,生怕姑爺不願意。
陶真真有些感慨,“我爸媽這一輩子就是因為太老實了,你看看,幾個哥哥都窩囊,娶了幾個厲害嫂子,家裡現在烏煙瘴氣的。”
自己姑娘給的錢都不敢要,你就說他們有多老實吧,比起那邊盯著她恨不能把錢全給她劃拉走的老太太簡直就是兩個極端。
“你幾個哥哥也不是窩囊,幾個嫂子是厲害了些,不過咱家不也那樣。”楊衛國看著她笑,“外人看我還得覺得我窩囊呢,實際上我那是稀罕你。”
陶真真聽著那個“稀罕”怎麼聽怎麼想笑,她故意板著臉逗他:“什麼稀罕不稀罕,你現在也是大學生了,說點好聽的都不會嗎?要說‘愛’。”
楊衛國瞅著她就是嘿嘿樂,“這也太肉麻了,我可說不出來。”
哼,讓你說不出來,晚上你別想上我的炕。
到了村裡,家家戶戶的煙囪都冒著煙,都在用心的準備著年夜飯。
楊家,酸菜燉大鵝,小雞燉蘑菇,尺長的大鯉魚,豬肉燉粉條子都已經擺上了桌,幾個媳婦正在炒菜,拌冷盤,史玉清看到她趕緊問:“沒事吧三嫂?”
“沒事。”她答了句去洗手,“有需要我的嗎?”
“啊,沒了,都做好了你就別沾手了,你就等著吃得了。”史玉清說道。
王玲在旁邊陰陽怪氣的說:“有些人可真是好命,啥都不用抻手就吃現成的。”
沒人接她的話,更沒有人搭理她,魏清春更是拌好了冷盤夾了一筷子送到陶真真嘴邊,“三嫂嚐嚐好不好吃?我可是按你教我的方法做的。”
“不錯,春兒的手藝越來越好了。”她吃了一口誇道:“裡面再放點粉絲就更好了,我記得咱拿回來些來著?”
“對對,我說少點啥呢,二嫂,粉絲擱哪呢?”
朱玉霞說:“在棚子裡放著呢,現在放晚不晚啊?馬上要開飯了。”
“還有兩個菜呢不是?那玩意開水一泡就行,趕趟。”魏新春說著催道:“二嫂你快去拿,放點粉絲老好吃了。”
這些人你一言我一語的,沒有人理她,王玲的臉往下拉了拉,哼了一聲小聲嘀咕了句“有什麼了不起的,還不是人不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