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陶母問起她在學校的事,學習累不累,吃得好不好?能不能吃飽?有沒有同學瞧不起她欺負她……
細細碎碎的想得到的都問了個遍,哪怕之前在信裡說過的,也又問了一遍。
陶真真來之前對這個孃家的不耐煩,在此刻都消失的無影無蹤。
陶父陶母是老實人,在兒子兒媳面前甚至有些軟弱,可是對姑娘卻是一片疼愛的心。
她耐心的回答著老人的話,當然是報喜不報憂,眼睛掃過父母有些變白的鬢角,臉上不知不覺中露出的愁苦,心裡有些自責自己的“事不關已高高掛起”的態度。
“媽,我一切挺好的,別說我了,說說你們吧!”她說著伸出手去摸了摸母親耳邊的白髮,“媽,這怎麼不到一年,頭髮都白了呢!”
劉秀花正好進來,立刻接言道:“還能是因為啥,肯定是讓老二家的給氣的唄!”
陶母把正要說的話憋了回去,支使她道:“老大早上就沒吃飯,你去給他弄點吃的,老二他們不管回不回來,咱總得過年,你們把那棚子撬開去,拿點吃的出來……”
算是把她支出去了,這才拉著姑娘的手,朝著姑爺子歉意的笑笑,“讓你見笑了,唉……”
“媽,你說這話就外道了,家裡人口多哪有鍋沿不碰馬勺的,我們家不也這樣。”楊衛國趕緊安撫住丈母孃。
陶母聽得心裡看向他的眼神溫和裡帶著慈愛,她咋就沒攤上這樣的兒子,唉,姑爺是半拉兒,有這麼個姑爺也行,最起碼她姑娘有福了。
“媽挺好的,就是你爸這摔了腿得養一陣。”老太太也是報喜不報憂的態度,不過有些事瞞不過去,她低聲道:“你大嫂去找你了?唉,這些不省心的玩意兒。”
“媽,到底咋回事?就是因為喜子上學的事?”
“事兒多了,這事那事的,你別管了……對了,你回來能呆幾天?”陶母不想讓女兒摻和進來,這事都覺得自己有理,幫了這個得罪了那個。
“六七天吧!”陶真真原本沒想多呆,可是現在她有些遲疑了,“媽,我大嫂說想分家……你們是什麼意思?”
陶母愣了愣,“分家?”她看向自家老頭,“她爸,你看呢?”
陶父往這邊歪了歪頭,“分就分吧,再擱一塊,這兄弟情份都沒了,唉,早該分的,是我捨不得……”
陶母卻有些猶豫,“那,老二媳婦能幹嗎?還有,分家咱兩個咋整?是跟老大家還是跟老二家啊?”
按理說分家應該跟老大,可是老大媳婦摳索的,而且楊家分家時是跟的老二,她有些搖擺不定。
哪知道陶父卻搖了搖頭,“誰也不跟,咱自己過。”
“啊?自己過?”陶母和楊衛國異口同聲道:“那哪行啊?”
陶真真卻覺得老爺子想得開。自己過有啥不好的,兩口子又不是多大歲數了不能幹,到時候讓幾個兒子每人拿多少錢,自己想幹就幹想吃就吃,多好啊,何必看兒子媳婦的臉色過日子。
可是,她的想法和這裡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符。
陶父有些灰心失望,“你看看這幾個,為了點小事打成一團,都讓人笑話,你說咱們還能指著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