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自己就好像是個垃圾筒,專門來聽那些負面情緒的,她和楊衛國抱怨,“我怎麼不知道我什麼時候人緣這麼好了?”
楊衛國笑:“你怎麼人緣不好了,你沒看孩子們隔三岔五就想來找你這個三嬸。”
那倒是,要不是老太太不樂意,這幾個孩子恨不能天天長在這裡,有孩子們勾著,在外人看來他們和楊家的關係沒有疏遠反而更緊密了。
只有楊家人自己知道,她自打分家後,一次楊家都沒去過。說什麼親人,不過是個笑話。
時間就這麼晃到了入秋。
楊衛國在山谷裡種了紅豆、綠豆,黃豆,還有小米、地瓜、土豆、香瓜和花生,甚至還種了幾棵西瓜,結了幾個足球般大的大紅西瓜。
楊衛國還想像往年一樣進城賣香瓜,卻被陶真真給制止住了。她怕陶志對付他,真要把他抓了也沒處說理去。
“這些東西能留的留,不能留的咱們自己吃,或者我去縣裡賣,反正你不能去。”
楊衛國當然不樂意,“你忘了那個姓陶的不安好心了?不行,要去也是我去。”他可不敢冒那個險。
陶真真沒爭過他,後來二人一起進了幾次城,別說陶志,就是他那個一起的同事也沒碰上。
陶真真也知道了,他進城幾次也是有了固定的客戶,跟自己賣豆芽二姐賣魚差不多。他的客戶可比自己的客戶有能耐多了,他上次借的書,還有弄來的布票,都是那位大爺幫的忙。
她還偷著拿黃豆去換了幾回錢和各種票,黃豆可是好東西,可以榨油,可以做豆腐,真要捱餓的年代吃上一把黃豆也是能補充營養救上一命的。
她不只一次的感慨,楊衛國分明就是這時代的主角,也不知道之前怎麼混得那麼慘!
二人日子雖苦卻過得有滋有味,楊衛國是個體貼的人,很多事不用陶真真去操心都能想到給弄來,讓她越來越覺出她的好,也覺得越來越離不開他。
二人再一次進城,那位老大爺給二人提供了一個好訊息。
今年有可能恢復高考。
“衛國啊,你和你媳婦一定要努力考出去啊!”老人語重心長的說。
經過幾次接觸,陶真真已經知道,這位老人年輕時曾經上過戰場,也很佩服黃老師的學識,對於他的學生也是盡心盡力的照應著。要不然,就楊衛國這種往大了說算是投機倒把的行為,他怎麼會睜隻眼閉隻眼甚至到了縱容的地步。
陶真真喜出望外,她終於盼到這一天了。
楊衛國驚訝的看著二人,直到從老人家嘴裡再次確定了這個訊息,他才不敢置信的喃喃道:“這一天來得這麼快,可惜黃老師沒有等到這一天……”
大家都沉默下來,陶真真想開口勸他,黃老師又不用高考,他的身體確實已經到了油盡燈枯……可心裡卻沉重的說不出來,這世上沒有“如果”,要是有,他能再多活幾年,不僅能看到自己學生考出去,更能等到他平反回城的那一天。
可惜,這世上沒有“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