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徹再一次帶夏侯紓去了那個禁地。
上次回去後,夏侯紓就找梅影她們旁敲側擊的打聽過,得知此處叫凌雪居,園中的高臺被稱為悅仙台,是仿照宮裡的另一處叫做鳳闕的建築建造的。
傳言祁恆帝獨孤頡寵愛顏氏皇后,而顏皇后喜歡登高遠望,於是祁恆帝下旨在聚瀾殿正北方修建了一座高臺,專供顏皇后遊樂。因其高聳入雲,又是皇后中宮所在,故取名為鳳闕。此後祁恆帝便經常攜顏皇后一起登臺俯瞰京城美景。
後來顏皇后早薨,祁恆帝就下令關閉了鳳闕,不允許任何人攀登。偶有個別不信邪的妃嬪企圖靠近,希望藉此獲得顏皇后的榮寵,立馬就被祁恆帝貶為庶人,打發去了掖庭宮。在那之後鳳闕變成了宮中一個可望不可即的神秘所在。
後世帝王為了效仿祁恆帝,便在聚瀾殿的西邊修建了凌雪居,並在裡面修建了一座比鳳闕矮了三分之一的高臺,取名為悅仙台。新皇后在正式冊封前都會先居住在此,以示尊榮。
悅仙台和鳳闕同為宮裡的至高之處,似乎都跟帝王的喜好相關,並且陸續成了禁地,因而它們的入口大門都上著鎖,從未見到有人進出。
夏侯紓對此很好奇,回去就問起了梅影。
梅影笑了笑說:“據說祁恆帝做太子時,曾夢到天降神女,會成為他的皇后。但直到他登基,也沒有遇到夢中的神女,以致他遲遲未立後。後來欽天監夜觀天象,說是神女久久不肯降臨人間,是忌諱宮中俗物,於是上書請求修建迎仙台。隨後祁恆帝聽信了欽天監的話,下令開國庫在宮中大興土木。迎仙台建成後,祁恆帝時常去攀登,後來果然在那裡遇到了一個與他夢中的神女一模一樣的女子,遂冊封她為後,也就是後來的惠獻皇后。惠獻皇后不喜歡別人稱她為仙人,就把迎仙台改名為鳳闕。”
惠獻皇后便是顏皇后的諡號。
夏侯紓聽完極為驚歎,沒想到原來帝王之家也有這麼真摯浪漫的感情。她光在史書上看到惠獻皇后聰敏賢惠,對朝政之事也非常有見解,陪伴輔佐了祁恆帝二十餘年,從未有任何過錯。祁恆帝待她情有獨鍾,她薨逝不過半年,祁恆帝也駕崩了。
“既然鳳闕是祥瑞之地,為何常年上鎖呢?”夏侯紓不解道。
“夏侯姑娘怕是不知道,鳳闕是祁恆帝專門為惠獻皇后修建的,自惠獻皇后薨逝後,歷來也只有中宮皇后才有資格登臺。當然,如果得了皇帝的特令,個別受寵的嬪妃也有這個榮幸。”
“那宮中有哪位娘娘登過臺呢?”夏侯紓好奇道,問完才發現自己失言了。宮裡的事情,與她這個外臣之女有何干系?
她怕梅影多心,連忙解釋說:“我就隨口問問,你不一定要回答我的。”
梅影確實也多心了。這段日子,她看得真真的,陛下每次說是來看福樂公主,但眼睛就沒從夏侯紓身上離開過。然而為了彰顯自己的大度和友善,她還是回答了。
梅影說:“陛下登基時,先皇后剛誕下福樂公主,身子還沒養好就去了,一直沒有機會登上鳳闕。不過陛下若是在朝堂上遇到了棘手的事,偶爾會獨自登臺。”
也就是說,宮中的妃嬪都沒有登過鳳闕。
夏侯紓心裡暗喜,面上依然淡淡的,道:“看來陛下待先皇后是情深義重。”
梅影沒從夏侯紓的臉上看出什麼來,心裡很是疑惑,但聽了這話,還是跟著笑了笑。然後又說起來凌雪居和悅仙台來。
獨孤徹登基之初,聚瀾殿因為被戾太子之妃高氏荼毒過,需要翻修,所以蕭皇后是在凌雪居坐月子,直到薨逝都沒有移居到聚瀾殿。在那之後,凌雪居就被列為禁地,平時冷清得很,連個人影都沒有,甚至有傳言說這裡鬧鬼。
夏侯紓沒有目睹過蕭皇后的真容,但是卻聽過她不少事。
傳聞蕭皇后是在戾太子之亂時受到了驚嚇才導致早產和難產,傷了根基,久治不愈,最後在封后大典前一天病逝的。但是夏侯紓之前在長青門時,曾聽過有傳言說蕭皇后是被奸人所害。至於究竟是什麼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迷。但是獨孤徹對蕭皇后情深意切卻是實打實的,不僅追封為惠淳皇后,還虛置後位多年,即便宮中已經有了這麼多為紅顏知己,也不肯再立新後。
所以這一次,對於獨孤徹帶她來凌雪居的目的,夏侯紓還是有些疑惑的。
地上的積雪在他們的腳下咯吱作響,彷彿在訴說著冬季的寒冷和寂寥。夏侯紓的內心被傳言攪得波瀾起伏,她跟隨獨孤徹的腳步,彷彿在尋找一種安心的感覺。獨孤徹緊緊地握住她的手,那份溫度如同春天的陽光,溫暖了她的心。
兩人在雪夜中行走,手心的溫度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暖流,溫暖著彼此的心靈。夏侯紓感到這份溫暖的力量,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感慨,她知道,獨孤徹已經盡力給她一考核庇護,只是礙於多方面原因,無法太過偏袒。而獨孤徹也明白,此刻的夏侯紓便是他的一切,比他身邊的任何一個女人都重要。他在想在這短暫而特殊的日子裡,給她一份溫暖和陪伴。或許以後,他就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獨孤徹單手輕輕推開凌雪居的大門,一股清新的梅花香氣撲面而來,瞬間將室內的塵埃氣息一掃而空。滿園的梅花在冬雪的映襯下,如盛夏的星辰般璀璨奪目,它們在寂靜的夜晚中綻放出獨特的美麗,似乎將整個世界的精華都凝聚在這片園子之中。
這些梅花卓爾不群,迎風搖曳,彷彿在訴說著它們對生命的熱愛與執著。她們的花瓣在夜色中顯得更加嬌嫩,更加鮮妍,彷彿是集聚了天地間的精華,傾盡了天下所有的顏色。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彷彿是她們對世界的呢喃細語,讓人心生寧靜,彷彿置身於一幅寧靜的山水畫中。
夏侯紓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這股梅花香氣的侵襲。她閉上眼睛,彷彿能夠感受到生命的脈動在這股香氣中跳動。凌雪居用一園的梅花,一片的清香,詮釋了生命的美好與堅韌。
“這裡的梅花開得真好。”夏侯紓忍不住感慨道。
"是啊。"獨孤徹似乎也沒預料到會是這樣,他的目光掃過那些梅樹的枝條,語氣中也透露出一種悲傷與懷念。“原本以為如果沒有人照顧,它們就會靜靜地枯萎死去,但它們非但沒有死去,反而開得更美麗、更有韻味。"
“這大概就是梅花被世人喜愛的原因吧。”夏侯紓說著便恬不知恥地賣弄一番自己的文采,“世人皆說梅以曲為美,直則無姿;以欹為美,正則無景;以疏為美,密則無態。此乃文人畫士之心,是以天下之民斫其正,養其旁條,刪其密,夭其稚枝,鋤其直,遏其生氣,以求重價。殊不知順其本性才是最好的。”
“或許你說得對。”獨孤徹想了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