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日,昀英與曹徹夫妻風寒痊癒,允熥於是帶著他們夫妻與朱橞、朱模兩個叔叔在雷州半島巡視起來。
雷州府,也就是後世的湛江市,長期是中華最大的糖業生產基地,一直到西元二十一世紀還是中華三大產糖重地之一。尤其是其中的徐聞縣,本地幾乎沒有人種糧食都是種甘蔗,海安港有許多商人私下裡稱呼為甜港。
這個年代製糖可是暴利行業,不說乾淨如洗的白糖,就是黃糖都貴的要死,以前沒開市舶司的時候香料還比糖要貴,開市舶司後糖差不多已經是天下最貴的調味料了,普通百姓除非是過節,要不然幾乎不會買糖吃,就是買也是最便宜的黑砂糖,或者直接買糖蜜。
允熥對於製糖這一產業也是十分關心的。往小了說,此時南洋諸國製糖工藝比大明要落後的多,是當地重要的出口產業,能為國家出口賺取真金白銀;往大了說,整個雷州府成規模的手工業只有製糖業,若是製糖業能進一步發展,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不過允熥並不懂得如何製糖,雖然他以‘中央特派員’的身份參觀了幾個糖寮,覺得他們的製糖技術十分落後,可也不知道如何改進。
不過允熥好歹懂得像甘蔗這樣的經濟作物,發展種植園要比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更加合適;而恰巧雷州府人口不多,還有許多田地拋荒。
允熥於是以特派員的身份又召見了當地的幾個經營糖業的商人與家裡無人做官的中小地主,和他們講述了自己種植園經濟的構想,鼓勵他們發展種植園。
種植園經濟體制出現於大航海時代,由扶菻國家發明,一般佔地幾千至幾萬公頃,僱傭成千上萬名農民或使用成千上萬名農奴從事大規模生產。種植園的數量在一個國家內不一定很多,但卻在該國經濟作物的生產中居於重要地位。種植園內擁有一套完整的生產、生活設施,不少種植園不僅有農業和運輸機械,還有國內的道路系統、農產品加工廠、農機具維修廠、供電供水以及教育、衛生設施。
與小農經濟相比,種植園經濟抵抗風險的能力更高,同時因為土地統一經營,在如何種植農作物方面可以一致規劃,再加上農具、水利方面相對於小農的優勢,在現代農用機械發明前可以說已經達到了最高效率。
可被他召見的這些人仍有些猶豫。發展種植園很有土地兼併的嫌疑,而中華歷朝歷代都限制土地兼併,就算這個官員這樣說了,萬一到時候地方官府不依照他的話來辦,他們找誰彌補損失去?不過中央下來的官員交待事情,即使過後他們不聽,現在也都連聲答應,說自己回去後一定照辦。
允熥聽出了他們語氣略有些敷衍,嘆了口氣,揮揮手讓他們退下了。這些人並不太相信他的話,他也沒法強行按著他們的腦袋照著他的話做。
可等著這些人退下了,剛才扮作另一名特派員的朱橞說道:“官家,聽起來這所謂的種植園還有些道理,比一家一戶的農戶能生產的莊稼要多。”
“不過,這些在種植園裡勞作的人可就都是長工,不對,他們還比不得長工,長工一年到頭其實忙碌的時候也不多,只有每年播種和收割的時候忙一些,平時也比較清閒;而這種植園裡的人一年四季都十分忙碌。在大明沒有幾個人會自願來到種植園幹活。若是要讓他們幹活,還是買奴婢最好。”
“可大明又是嚴禁奴婢的,一般的人家買許多奴婢可是重罪,所以在大明不適合使用種植園。”
“你的意思是說,在你的宋藩很適合種植園了?”允熥聽出了他的言外之意。
“就是如此!官家,我們這些南洋藩國與大明的情形不同。不論是我的宋藩還是二十一弟的洛藩,都有些不願意服從我們號令的當地人。對這些人貿然殺了不好,可毫無懲罰更是不行,現在抓到的人大多用來採礦,建城。”
“若是有了種植園,這些人完全可以當做奴婢,由官府派人主持種植園讓他們勞作。”朱橞說道。
“你的意思是,國營種植園?”允熥反問。
“國營種植園?”朱橞皺了皺眉頭,旋即舒展開來。雖然這個詞從未聽過,但還是很好理解的,他馬上說道:“就是國營種植園。”
允熥想了想,覺得也好。歷史上的私人種植園為了防止農奴暴動可都是有武裝的,他加封到南洋的這幾個藩王本身實力還不強,即使開放了私人種植園,等他們看到種植園的武裝後一定會寢食難安的。現階段還是國營更符合國情。
“那你們回去後就推行國營種植園。”允熥說道。
他有一種啼笑皆非的感覺。本來是想在廣東推行的事物,最後竟然是在南洋要落地生根了。
朱橞答應一聲,正要說話,忽然聽到一個女聲道:“三哥,什麼是種植園?”
他們三人抬頭看去,就見到昀英走了進來——剛才他們與當地人說話,昀英身為女子不便出現,等到那些人都走了才從後院走過來。
允熥大概解釋了一番,說道:“其實臺灣也可以推行種植園嘛!當地不服王化的蠻夷眾多,可以讓他們這樣勞作。”
“確實適合,”昀英也有些高興的說道:“臺灣當地的水土很好,推行種植園可以提高當地莊稼的產量。”‘從而能增加官府的稅賦,這樣就又有來錢的辦法了。’她在心裡補充了後半句。不當家不知柴米貴,雖然臺灣鎮身為朝廷的軍鎮有固定撥款,那些錢養兵是夠了,但他們要做的事情太多,還是不夠花。她這個之前對金錢基本沒有概念的公主也不得不到處找來錢的路子。
“不過三哥,一開始推行種植園肯定有些花費,靠著每年朝廷給臺灣鎮的錢可不夠,你還得單獨撥給我們一些錢。”她又說道。
“還有我們。管家,我們手裡也沒多少錢,也得朝廷撥些錢財。”朱橞大聲說道。
允熥先是對朱橞、朱模笑罵道:“我說十九叔你怎麼把話說的這麼清楚明白,原來是在這兒等著侄兒呢,想向朝廷要錢。但是,朝廷現在每年給你們修城的錢可不少,別太貪心了。侄兒不會因此撥給你們錢的。”
他隨即轉過頭對昀英說道:“臺灣,倒是可以撥錢,但也不會多。”
“三哥!”昀英撒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