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熥又對張三丰說道:“朕多謝張真人救助了。”說著,他彎腰行了一禮。
張三丰當然不敢受他的禮,從他面前躲開並且趕忙說道:“陛下是萬民之主,現在大明也是國泰民安,身上有大明的氣運護佑,即使沒有貧道也能逢凶化吉,貧道不敢居功。”
“張真人不必如此。朕雖然之前一直昏睡,可對於外界之事也是知道的,之前廣州城的僧道對施展在朕身上的邪術束手無策,整個行宮內驚慌失措,甚至廣州城內應該都人心惶惶,張真人對朕、對大明的功勞豈能抹殺?”允熥說道。
過去的接近三天時間他雖然一直在昏睡,但他其實能聽到、聞到、感覺到外界都發生了什麼,也可以思考,只是無法說話、也睜不開眼睛。所以他知道僅僅三天時間,寢殿內的氣氛就一變在變,越來越差;也能猜到廣州城內除了死宅之外的人已經知道自己三天沒有露面恐怕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內心惶恐或者迷茫;還能想到他不在京城、太子年幼,許多改革正在進行或剛剛開始還未徹底穩定若是沒有他的推動極有可能半途而廢,大明又正在進行對安南的戰爭,他若是醒不過來大明會發生什麼事情、會走向何方,誰也不敢斷言。
可以說,張三丰對允熥的救助挽救了大明,挽救了華夏,是大明歷史上生死攸關的一刻。所以張三丰的功勞豈容抹殺?
“張真人想要什麼,朕絕不吝惜賞賜。”他最後說道。
“陛下能夠轉危為安,主要因為陛下吉人自有天相,更兼大明氣運的護佑,即使貧道有微末之功,又怎敢向陛下討要賞賜?”張三丰這次沒有完全推脫掉自己的功勞,但仍舊將主要原因歸功於天意,沒有討要賞賜。
允熥明白,不管張三丰內心怎麼想的都不會將功勞歸於自己,依照他在大明宗教界的地位也不會主動討要賞賜。
不過他說道:“張真人,還有你帶來的這兩位小小年紀就如此了得、將來必是道門高士的小道士,朕必不吝惜對你們的賞賜;但此時還有許多人中了邪術,朕還請張真人帶領兩個小道童趕忙先為惠妃解了邪術後,去為也中了邪術的廣東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揮使等官員解開邪術。”
“陛下有命,貧道豈敢不從。”張三丰說道:“可是,陛下,貧道現在不敢解開惠妃娘娘身上的邪術。貧道的法術……”張三丰解釋了一番。
允熥聽到張三丰的話有些驚訝:他竟然無法解開熙怡身上的邪術?並且馬上露出了焦急和擔憂的神情。
但他也明白此時不是焦急和擔憂的時候,馬上又道:“那朕請張真人去為廣東三司的諸位官員去解邪術。張真人將邪術解開後,再來朕的行宮,朕有些事情要向真人請教。”
“是,陛下。”張三丰答應一聲,躬身行了一禮,帶著兩個小道士離開了行宮。兩個小道童小孩心性,聽到允熥要賞賜他們的話語就捨不得離開,想聽到了允熥對他們的賞賜後再走;但他們雖然年紀小也知道在皇上面前不能造次,只能戀戀不捨的離開行宮。
允熥隨即對已經吩咐過廚房回來的王喜說道:“王喜,給朕穿上外衣,朕要在行宮內巡視一遭,讓大家知道,朕還沒死!”
“陛下,您現在剛剛醒過來,身體尚未恢復,還是先回到屋內休息,修整一日,等到明日再行巡視行宮也不遲。”王喜馬上勸說道。9則猶豫了一下,沒有上前勸說。
“不行!朕必須現在就在行宮內巡視,安定人心。若是遲了一日,還指不定發生什麼事情!”允熥堅定的說道。
王喜又勸說了幾句,侑不過他,只能上前為他穿上外衣,還加上了一件大髦,要陪著他出去巡視。
一邊穿著外衣,允熥一邊吩咐道:“莎兒,朕知道你已經派人給京城傳信告訴熙瑤和陳性善朕昏迷之事,現在馬上給京城傳信朕已經醒過來的事情。”
“是,陛下。”9答應一聲,開始寫了起來。她一開始寫的時候還不覺得,但寫著寫著忽然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跟隨允熥前來廣州的中書舍人的事情,陛下也從未假手除皇后之外的後宮妃嬪如此,今日這是怎麼了?
之後允熥又一一吩咐了幾件事情,條例清晰,將此時最應該要做的事情都清楚的吩咐了出來。他早在昏睡之時就已經將這些事情都想清楚了,所以此時能夠如此。
等允熥在行宮內巡視一圈,回來吃過晚膳,張三丰也已經帶著兩個小道童返回了行宮。他給楊任等人解開邪術就不會像對允熥這樣謹慎了,只是讓人熬了米湯喂下去,就施展法術解他們所中的邪術。不過他們也並未因此而沒能醒過來,只是身子更加虛弱。
允熥再次見到張三丰,等他行過禮後又問他要何賞賜,他也再次推絕。允熥也不驚訝,馬上說道:“張真人高風亮節,但朕卻不能薄待了功臣。傳旨,加封武當派張三丰為天師,加一品銜,為全國道門真人之首;”
“武當派賞賜良田一萬畝,待朕身子好些後親自題牌匾一個送到武當山,增加武當派道士名額一百個。”
“若是張真人還有其他要求,朕全部可以答應。”允熥當然對於他不會之後這些賞賜,但這些是最重要的,為了表明自己對張三丰的重視,必須馬上下旨;至於其餘的零碎賞賜可以慢慢宣佈。
“貧道謝陛下賞賜。貧道並無任何要求。”張三丰知道這個賞賜是不能推辭的,所以答應道。
“還有你們兩個小道士,”允熥看向兩個道童:“你們兩個都叫做什麼,可是武當山的道士?”
“啟奏,奏,陛,陛下,小道名叫風雲(風芩),我們並非是武當派的道士,是廣州本地三元宮的道士。”他們二人戰戰兢兢的說道。
“嗯,你們兩個身為三元宮的道士,為何跟隨張真人來救治朕?”允熥有些好奇的問道。
“陛下,貧道昨日來到廣州城內,因為與三元宮中的人有舊,所以進得三元宮;之後貧道無意中得知陛下身中邪術之事,離開三元宮前來行宮的路上遇到他們兩個。”
“陛下,我道家講究隨緣,貧道路遇他們兩個,既是與他們有緣;正好貧道也需要兩個助手,所以帶著他們兩個前來行宮。”張三丰說道。
“原來如此。”允熥看了兩個小道童一眼,見到他們的面色有所變化,心知張三丰的話並非是全部實情;不過他也不會細究。
允熥說道:“既然如此,朕就賞賜你們兩個正式的道士道碟,並且讓陽棟子收你們二人為徒,以茲獎賞。”
“小道謝陛下隆恩。”他們兩個十分高興的跪下說道。
允熥笑著讓他們站起來,又和他們說了幾句話,讓他們二人下去了。
允熥轉過身看向張三丰:此時屋裡只有他們二人,是說一說他疑惑之事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