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等你今年過生日,為兄也讓你過兩次,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允熥也笑道。
“好,一言為定。”
“一言為定。”
說定此事,昀芷站起來回自己的寢殿去換衣服,允熥則拿起桌子上的幾份奏摺,翻開來又看了兩眼,冷笑幾聲,扔到一邊,隨即拿起一本書來看。過了一會兒到了午時,起身去往坤寧宮。
中午用膳,敏兒聽到要帶思齊出宮,但卻沒有自己的份,就要叫嚷起來,可一眼瞥見自己母親,頓時什麼也不敢說了,低頭吃飯,但委屈的神色是怎麼也掩藏不了的。&1t;i>&1t;/i>
更在她傷口撒鹽的是,文圻忽然說道:“爹,兒子下午也想出宮去。”
“你出宮去做什麼!”沒等允熥問話,敏兒先問道。
文圻倒也沒被嚇住,說道:“爹,大姐,兒子與朝鮮世子倒是很投契,想要出宮去瞧瞧他。”
“原來是去找朱褆。”允熥笑道:“我還以為你也想去城裡看看。他就住在皇城,你下午找他去就是了。”
“爹,兒子也想去城內看看。兒子長了這麼大,還只是當初被爹爹帶著出過宮,只去過幾個地方;兒子想與朱大哥一起在城內轉一轉。總聽人說京城有多繁華,乃是天底下第一繁華之處,朱大哥也這麼說,總要親眼看一看才好。”
“這,”允熥沉吟起來。自己第一次出宮遊玩是什麼時候?從有限的記憶中沒找出過,所以朱標去世後不久他被派了兵部的差事後的重陽節應當是第一次出宮遊玩,當時他已經十五歲了,心裡年齡還大於十五歲;可文圻今年才九歲,撐死算十歲,年紀太小了些。即使有朱褆陪伴,也不放心。&1t;i>&1t;/i>
他頓時就想拒絕。但他抬起頭看到文圻充滿期盼的雙眼,又有些不願拒絕,最終說道:“罷了,父親就準了。但也不能在城裡隨意亂跑,與父親的距離不過一條街。父親還要派自己的侍衛跟著你,你要聽他,絕對不能違抗。”
“多謝父親。”文圻馬上高興的說道。他本來以為允熥即使同意他出宮在城內轉轉,也是親自帶著他一起,可沒想到雖然沒有完全放手,但也給了他一定的自由度,這已經大大過他預估了。
“文垣,你下午要不要與文圻、朱褆一起出宮轉一轉?”允熥又問二兒子。
“爹,兒子與朝鮮世子也不像三弟這般投契,而且兒子也沒什麼想看的,就不出宮了。”文垣回答。
允熥聽到這個答案,皺了皺眉。雖然他沒說,但允熥知道文垣一定會憋在屋裡讀書。文垣太喜歡讀書了,他雖然也喜歡讀書,但也沒到這份上。他總覺得太痴迷於書不太好,但看書總是好事,也不好說太多。&1t;i>&1t;/i>
“等明日或後日,讓他們兄弟兩個出宮去瞧瞧。”熙瑤出言道:“朱褆的性子與文垣也不太一樣,也說不到一起去,今日去了也不好;等過幾日,夫君只帶著他們兄弟出宮瞧瞧。”
“也好。”允熥說道。算是給此事做了個結尾。
吃過飯,略微歇息了一會兒,允熥起來帶著昀芷、思齊一起出宮。
他們先坐上馬車,坐到距離梁國公府不遠的一條商業繁華之地,然後下了馬車,一邊向梁國公府走去,一邊瞧著道路兩旁的景緻。
正如昀芷所說的,此時已經是臘月二十三,做官的、做工的都已經不用上班、上值,紛紛出來或採買過年的年貨,或呼朋喚友在酒家中飲酒享樂;商家當然也知道這是做買賣做好的時候,今年能分多少紅利就看這幾天了,所以使出渾身解數招攬客人,道路兩旁的招牌鱗次櫛比,不同店家的呼喊聲此起彼伏,出來逛街之人絮絮的嘮叨聲彙整合空中的熱氣,好不熱鬧。&1t;i>&1t;/i>
思齊是經常出宮的,每年都會出宮一次,但過年時候逛街還是頭一次,雖然感覺有些吵鬧不太喜歡,但見到這樣繁華的情形還是雙眼瞪得溜圓,目不暇接的看著;昀芷畢竟年紀大幾歲,去年又曾央求已經出嫁的二姐帶著她在街上逛,這些情形都見過,倒還鎮定。
不過,“三哥,今年比去年更加繁華了些,可見我大明越來越繁榮昌盛,百姓也安居樂業。”她笑著說道。
“嘴真甜。”允熥笑道:“要是皇上聽到這話,一定是欣喜的。”
“那就願皇上聽到了,能獎賞小女子些東西。”
“你放心,一定能有獎賞。”允熥說道。他隨即隨意指了旁邊的一家店鋪:“就這家,為兄從這家買些東西送你。”
“好。”昀芷笑著說了一句,看向店鋪的牌匾,忽然說道:“這家店鋪的牌匾,我好像見過。”
: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