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設立射、御兩課,就使得監生們能夠多活動。”金善說。
“不夠,還不夠!”允熥說道:“騎馬射箭對身子的活動太少。要讓他們跑步。”
“金善,朕再交給你一個差事。”允熥也不賣官司了,直接說道:“此事朕不好下旨,就由你來辦。朕要在國子監推廣蹴鞠。”
允熥上面說那麼一大段話,目的也是為了推廣蹴鞠。作為一個擁有後世思想的人,當然認為體育活動是很重要的,不僅是鍛鍊身體,在這個年代更是有影響社會風氣的作用。可在講武堂推廣這項運動還罷了,在國子監會被文官彈劾的。所以他不能公開親自推廣,也不能將這項運動列入考試科目,只能透過掌管國子監的金善來瞧瞧推動了。
這樣做起來短時間內恐怕起不到多大作用,但允熥會透過更多的任用曾經踢過足球的國子監畢業生來慢慢讓監生們知曉皇帝的傾向,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這個過程時間不會短,可就如同熙瑤所說的那樣,他還年輕,不必著急。
“臣遵旨。”金善沒有多說什麼,躬身答應。
之後允熥與金善一起去了他的公房,烤了烤火讓露在外面的雙手暖和暖和。他看了看時間,見已經不早了,又對金善說道:“朕這次來國子監,還有最後一件事要吩咐你。”
“陛下請說。”
“朕記得愛卿曾上書,言到如今國子監的差事日多,可各等官職仍舊只有祭酒1人、司業1人、監丞1人、五經博士5人、六堂助教15人、學正10人、學錄國子監人、典簿1人、典籍1人,共42人。官員不夠用,請朕增加國子監官員。”
“是,陛下。臣自從建業五年就向陛上書奏報過此事,只是陛下並未批迴。”
“現下朕就要批迴。”允熥說道:“既然國子監的官員不夠用,為何涉及學生之事不讓監生們自己安排?”
“讓學生們自己安排?”金善驚訝的說道。
“國子監的所有學生以後都是要做官的。既然將來要做官,為何不在國子監上學的時候讓他們提前嘗試一番?就如同朕讓講武堂的學生以後先在衛所實習才能畢業。”
“朕的打算,就是設立學生管理會,分為校、系兩級,由願意參加的學生報名,經你或各系學正批准參加,管理有關監生自己的部分事情。朕是想著將這些事情交給學生管理會。……”
“不過,雖然事情交了出去,可國子監眾官員仍然要進行監管,看他們差事辦得如何。不合格的學生管理會人員要替換他人。”
“陛下,這,恐怕不太妥當。”允熥的想法很好,可在實際執行中肯定會出問題。
允熥止住他要說的話。“朕也知曉貿然實行必定會有問題,可既然他們以後要為官,還是在國子監的時候就讓他們提前有些經歷為好。”
金善又與允熥說了幾句,見他執意如此做,只能答應。可又向允熥請求道:“陛下,臣請求陛下,學生管理會如何設立,章程如何,由臣與國子監眾同僚商議後再行報給陛下,陛下批准後實行。萬勿貿然設立。”
“好,朕就將此事交給你了。”允熥笑著說道:“可不好讓朕失望。”
“臣必定不會讓陛下失望。”金善語氣堅定的說道。
“好,”允熥又說了一個好字。不管最後金善事情做得如何,只要不是太差,他都會對金善嘉賞。大明很需要這種勇於任事的官員,而不是隻會循規蹈矩、遇到事情推諉扯皮的人。
允熥之後又問了一些細節,比如國子監宿舍和教室暖和不暖和的問題,自己還親自進入幾間學生宿舍,檢視屋內溫度如何,以及宿舍內衛生等。
將這些事情都說完,允熥對金善笑道:“金卿既然將國子監管的不錯,朕必定要進行賞賜。”
“朕口諭,國子監祭酒金善加中順大夫階,賜上用綢緞一匹、黃金五十兩。另外,朕還賜給愛卿一套景德鎮出產的餐具,和花生一斤。”
允熥將他拉起來不讓他行禮,笑道:“朕知曉愛卿對方鳴謙從漢洲大陸帶回來的吃食很感興趣,就給愛卿花生一斤用來嚐鮮,餐具一套更好的吃飯。等今年這些作物產出來後,朕再送給愛卿一些。”
“臣謝陛下隆恩。”金善就要跪下說道。
“愛卿不必跪了,這是在你的公房,現下也沒有外人,不必如此多禮跪來跪去的。”允熥又拉住他。
之後允熥沒什麼事情要吩咐了,帶著三個孩子要離開國子監。金善帶領部分官員送陛下出國子監。
在上馬車前,允熥小聲對他說道:“學制之事待朕下發旨意後再說,你雖需提前做預備,可也不必太過準備。”
“你要重視的,是推廣蹴鞠和設立學生管理會之事。朕給你一個月的時間,這兩件事擬出一個章程給朕。”
“是,陛下。”金善答應道。
允熥點點頭,將三個孩子依次抱上馬車,之後自己坐上去,離開國子監。
待允熥的車駕一行在他們的眼前消失無蹤,他身後的司業湊上來問道:“祭酒大人,陛下這次來視察國子監到底有何吩咐?”允熥只讓金善一個人跟著他,其他人對於他們談了什麼並不知曉。
金善嘆了口氣,說道:“變動不少。”他又轉過頭看向所有的官員,說道:“明日上午巳時初都到本官的公房來,有事情要與你們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