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控制檯內,蔡睿宸眯著眼睛,看著手中情報部門傳來的各種情報。
所有的情報內容全都是和北約相關。
美國已經成功說服了英國和法國留在中東的戰場上,義大利、土耳其、芬蘭、瑞典四國也確定將會參與這一場戰爭。
對此蔡睿宸還有點失望,在他看來,美國還是沒有下血本,才說動了這幾個國家參與這一場戰爭。
德國沒有參與,讓這一場戰爭失色了不少。
不過,蔡睿宸也沒有嫌棄自己的對手太少了,畢竟現在的紅警兵團,還很稚嫩,也不具備完全挑戰整個北約集團的能力。
而這些參戰的北約國家,除了英法之外,剩下也就是土耳其能夠讓蔡睿宸看得上眼一點。
原因很簡單,並不是說土耳其軍事實力就完全超過另外三個國家,而是土耳其就在伊敘聯邦的邊上,並且土耳其擁有六十萬的陸軍,是北約所有成員國中,陸軍規模最大的。
土耳其的軍事力量,算不上太先進,也能夠算是一個現代化的國家,當然,對比以色列的這樣的國家,土耳其還是有相當的差距。
畢竟土耳其那龐大的陸軍,但是現役的先進武器裝備,並不是很多。
大部門的陸軍武器,都是冷戰時期的美國進口貨,所有的主戰坦克中,也就數百輛德國坦克還算不錯,剩下全都是美國第二代的主戰坦克,儘管土耳其軍工對其進行了升級改裝,但根本上來說,還是無法和第三代的主戰坦克相抗衡。
而第三代主戰坦克在土耳其陸軍中的比例,也就是佔到了百分之十左右,就算是有些許多出,那也是極其有限。
土耳其的空軍也算不錯,進口不少美國F16戰隼戰機,但相對來說,也都是比較老式,很多機齡都將近二十年了。不過規模不小,有兩百多架,加上其他的戰鬥機,可作戰飛機總數超過五百架。
土耳其的海軍,雖然都沒有什麼大型水面作戰艦艇,但也擁有十幾艘的常規潛艇,幾十艘的坦克登陸艦和一些比近代的登陸艦,一旦配合北約佔據了制海權和制空權,一樣可以發揮巨大的戰鬥力。
真正讓蔡睿宸在意的是土耳其的地理位置,橫跨歐亞的土耳其,歷史上的奧斯曼帝國鐵騎曾經讓整個歐洲膽寒,在歷經數個世紀的衰落之後,土耳其也慢慢的崛起,稱得上是地區強國了。
目前紅警兵團已經完成了戰略目標的第一步,將美軍的勢力從阿拉伯半島上驅趕出去。
美軍也失去了從阿拉伯半島介入戰爭的能力,這個能力是指短時間內,美軍很難再次利用阿拉伯半島對伊敘聯邦形成威脅。
這個戰略目標,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將美軍的主要兵力,全都限制在伊朗境內,然後紅警兵團進入到伊朗境內,與伊斯、蘭革、命衛隊一起作戰。
一旦土耳其介入到戰爭之中,那戰場就將再次變成兩個地面,從伊朗到土耳其國境線與伊敘聯邦接壤的地方太多了。
到時候,戰爭的中心,也必然從伊朗轉到土耳其一線,同時紅警兵團也要擔負在伊朗境內的作戰任務。
反觀美軍,不但能夠在伊朗境內組織足夠的兵力,還能夠從阿富汗境內的部隊中得到補給,利用印度一線,將補給運送到伊朗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