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一戰,應該是把元人打懵了!起碼兩三年之內,元朝不會向大宋主動挑起戰事。
除了尚不知動向的伊爾汗和窩闊臺汗有可能帶來衝突之外,大宋應該會有一個寶貴的和平期。
甚至相公們判斷,元朝甚至有可能發起和談!為他們的備戰迎得空間。
這是很正常的思路,國與國之間,再大的仇恨也得從大局的角度考慮問題。
不能說打不過還要硬打,那是腦殘。
打不過就拖,厚著臉皮稱兄道弟,多正常點事兒?
大宋如此,大元也如此。尤其是忽必烈那個老狐狸,一看不好,肯定要想方設法的安撫大宋。避免扶桑局勢進一步惡化。
所以,相公們不等元人那邊有動作,便已經做出了預判,並有意無意的開始做準備了。
其實大宋也不想馬上就開打!現在大宋是上升期,多等一天就多十分的力量!
尤其是蒸汽機的出現!
現在這玩意,能不能裝在船上,能不能代替馬車滿城跑,還在論證階段。誰也說不準。
可是一但可行....那特麼可熱鬧了!
對當下的軍械,艦船簡直就是顛覆性的!!
到時候我蒸汽輪船一個月能在太平洋跑一個來回你怕不怕?那誰還著急和你拼?等著吧?最好等到我全換裝蒸汽船,碰上元人的風帆船,屎都給你錘出來!!
但是問題來了,不想打是不想打。
卻不能讓你知道我不想打....相反,相公們在準備的是儘可能擺出想打的態勢!
不但讓水軍開始向西雅圖增兵,而且了令趙與珞向前給我壓!最好頂到蒙古人的臉上去!讓你覺都睡不好!
到時候想和談?行啊!但是怎麼談,卻是要聽我的了。
別看這幫相公沒張相爺那兩下子,可以把人心玩出花來。可誰還不是個千年的妖精啊?
外交和談這點事兒,大宋最有經驗了,雖然都是失敗的經驗.....
....
那麼問題來了,元朝會按照相公的預期行事嗎?
呵呵...
他們就算想和談,也得有那個精力。
真金父子現在還真沒心思和大宋鬥智鬥勇。爺倆攤上事兒了,正是焦頭爛額之時!
.........
。
相爺的劇情就算寫完了。
做個總結吧....
我自己還不太滿意,還得改掉一些習慣性寫法。會在下一個大段落中著重改正吧。
預告一下,下一個劇情不會太長,爭取半個月十來萬字寫完。
拖太長,好像你們也看的不來勁....
另外,很多人認為這個情節主要寫的是相爺,其實不是...我想寫的是呂洪生。用呂洪生還反襯相爺,只不過還是寫的不盡興....為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