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把蓋封死了,哥仨還得說句,“謝謝啊!”
再給趙維送點禮,表示一下感激。
成王殿下在這自行腦補,那邊果然。
趙維見火候差不多了,給疊山先生使了個眼色。
謝疊山竟向趙維攤了攤手,意思是,還有我出來的必要嗎?
隨後上前一步,“臣...有本奏!”
上首趙昺一見,自是客氣,“謝卿請講。”
疊山先生:“臣以為,巴蜀大局已定,重慶重鎮指日可奪,是為復興社稷之基!臣上請陛下,下詔歸國,於重慶創設行在,君威天下!”
!!!!
!!!!
眾人皆是一驚,請皇駕西歸?
大夥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說,早了點吧?
皇帝回去,也不是不行。
可是皇帝回去,就代表所有人都得回去,那扶桑怎麼辦?黃金怎麼辦?
況且,現在回去...不危險嗎?
謝疊山這一請,卻是讓所有人都遲疑起來。
上首的趙昺,還有簾幕之後的楊太后,也都是一震。
回去?要現在就回去了?
卻是文天祥按照劇本走,把背好的臺詞唸了出來。
“臣有異議!”
一聲高喝,又把所有人的目光集中而來。
文天祥上前一步,“臣以為,此時歸宋為時尚早,其因有三!”
“第一,巴蜀大局雖然明朗,可畢竟重慶還未奪取,成都亦在元手,尚有萬一。還需臣等加大力度,繼續苦營數載,方可為萬全。”
“第二,皇駕於扶桑修養生息,也是好事,可為中原抗元提供諸多助力。扶桑為後方,有扶桑皇駕在,中原之勢便可放手為之。”
“其三,皇駕歸國,勢必引來元人覬覦。到時,吾皇深入巴蜀,就算重壓重慶,也要身陷重圍,以身涉險,是為不智!”
文天祥這三點其實就說了一個事兒,皇駕現在回去不好,太早了。
但卻傳達了幾個明確的資訊:
第一,巴蜀還得經營,誰經營呢?這是個問題。
第二,巴蜀既然要經營,還得加上力度,苦營數載。那就是要人唄?光文天祥他們幾個,忙不過來啊!
第三,扶桑明確地定為後方,為輔,巴蜀才是前線。你們都在後方踏踏實實的給我們當運糧官吧!
這你文履善...瞧不起誰呢!?
哦,你在前面出風頭,憑啥我們在後方就給你服務?
此時,文天祥那個臭人緣就顯出威力來了。
本來就不待見他那那張臭嘴,現在好...拉仇恨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