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一看,“江帥還有別的事?”
“確有一事。”
“哦??”
“鉦有一請,還望殿下幫忙!”
“請講!”
“殿下可否與官家說一說,調我回宋,鉦想回去抗元!”
“哦!!!”趙維長哦一聲,意味深長啊!
一旁的趙與珞痛苦地捂住了老臉,沒臉見人了!
這又來了個二傻子,沒等人家下套,他自己就鑽進來了。
結果,江鉦還沒走,前排的陸秀夫聽見了。
陸相低頭一怔,略有沉吟,驟然轉身,“君實也想......”
“你想個屁!”趙與珞實在沒繃住,惡恨恨地剜的陸秀夫一眼,沒救了!!
都沒救了!
就這水平?怎麼和人家鬥?
“聖人駕到!”
陸秀夫身子還沒擰回去,傳旨大官一聲高喝,昭示趙昺上朝。
眾人急忙各自歸位,恭迎官家。
回身之前,陸相公還不忘對趙維重重地來了一句,“拜託了!”
趙與珞:“......”
......
——————————
不得不說,陸秀夫和江鉦選擇在這個時候請纓歸宋,完全是出於對國家的責任與忠誠。
他們想奔赴前線,想為這個國家貢獻智慧和力量。
但是,你們太天真了啊!
那混蛋小子是不會讓你們回去的啊!他只想讓你們交出扶桑的權力。
趙與珞都替二人覺得不值,一片赤城,卻成了別人利用的工具。
其實,趙維也有點於心不忍,但他沒辦法。
正如他之前對親爹說的,他沒時間和這些人講道理,也沒時間哄著來。
因為觀念這個東西,道理一時半會兒是講不通的。
趙維想把他的思維方式灌輸給這個時代計程車大夫,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至於文天祥、謝疊山等人為什麼能懂得趙維的思維,甚至和他一起站到了儒家理學的對立面?
原因很簡單。
他們是先了解了趙維這個人,從而接近他的思想,最後再到認同。
而且,這些人是和趙維一起出生入死,一起經歷過風雨的。
況且,四川那個情況,沒有別的辦法,只能特事特辦。把儒學放到一邊,先生存再說。
最後活下來了,活的還挺好。
大夥兒才發現,像寧王那樣思考問題好像沒錯,而且更有效。
文天祥等人是先實踐,看到結果之後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