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其他人的,卻是學問不少。
不是文章裡的學問不少,而是各自選的人頗有玄機。
張簡之拿著呂洪生的文章,暫時還不知道他要幹什麼。
陸秀夫、陳宜中還算中規中矩,選的兩個人實至名歸,文章確實好,身份也還說得過去。
陸相公選的那個是陳宜中的外孫,陳宜中選的則是陸秀夫的小兒子陸元朗,就是前兩年被趙維發配去管養濟院的那位。
好吧,這兩也沒比蘇劉義好到哪去,串通好了,你選我外孫,我選你兒子。
為什麼這麼選呢?其實這才叫老奸巨猾。
蘇劉義、陸秀夫、陳宜中選的都算是自家子弟,一來好控制,就算宴席上發生了什麼異變,都是自家人,讓你怎麼辦就怎麼辦!
這點蘇劉義最絕,挑了個六歲的奶娃娃出來,話都不一定聽得懂,還摻和什麼?
老三位立場還不明確,所以事事都要小心,思前想後,還是讓自家人去最合適。
但是,楊亮節就沒那麼多心眼兒了,他選了一個官宦氏家的子弟。也不是刻意,可能是文章寫的真好,便選了。
反觀王應麟這邊,正好相反,清一色的寒門士子,沒什麼背景,沒什麼底蘊。
甚至深究下去,可能對百姓的感情比對科舉還要深一點。
做的最絕的是趙維,他選了個色目人,老神棍約翰的那個白人學徒,從威尼斯帶過來的,文章寫的...還說得過去吧!
不過,和六歲的比,還是優勢不小的。
就這樣兒,七八個少年人被簇擁到了臺前,成了今天的最大贏家。
其中蘇劉義那個小孫子,扎著兩個羊角小辮兒,簡直不要太萌。
步入酒樓之中,於二樓雅間落坐,一眾才子,還有酒家的博士堂倌侍立門外。
沒辦法,能讓你進來已經是殊榮,更好的待遇是沒有的,也沒到他們出場露臉的時候。
屋裡的人雖然也是各懷鬼胎,但也沒到一見面就刺刀見紅的地步,過場還是要走的。
說白了,時機還不成熟,大夥兒該怎麼喝酒就怎麼喝酒,席間還有歌伎舞姬唱奏合鳴,有茶女酒侍穿行其間。
這可都不是普通的使喚下人,都得是詩藝雙絕的絕頂小娘才有這等殊榮在此侍奉,你以為會端個茶倒個水就行了?
不行!大大的不行!
要是文人騷客們喝高興了,吟詞頌對,擊節而歌的時候,有了上句你起碼得接出下句。
打出一個調子,你得張嘴就來,知道是什麼詞牌。
不但知道,還得會唱。不但會唱,還得唱的好。
甚至一顰一笑皆要得體大方,又要攝魂引魄。
總之一句話,在場的文人老爺不但要吃好、喝好、聽好、看好、還要身心愉悅。
要不怎麼說在大宋都削尖了腦袋都想當文人呢?當了文人又不準任何人碰他們的利益呢.....
這就是原因之一!!
任誰被當祖宗一樣供了三百年,也得被慣出毛病來了!
......
。
無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