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過來,那海也在思考。他發現,如果他真的和大宋一起玩廢了真金父子,那他也活不長了。
大元這一仗要是敗了,好吧,可能是必敗,但是那海絕對不想看到慘敗。
慘敗到退出扶桑之爭,或者一蹶不振。
那就完蛋了,大宋還買你軍火?放眼扶桑,誰還是大宋的對手?可以挨個點名了。
所以,想在扶桑活的長,就不能踏踏實實的與大宋合作,他得調過頭來幫真金父子把一這劫扛過去。
於是,那海一進門兒,就交代了個乾淨。
不但不怕真金知道軍火交易,更不怕真金知道是趙維把他放回來的。
只不過,那海當了婊子還得立個牌坊,他不能明著和大宋對抗。
所以,當真金說共御強敵的時候,那海果斷拒絕。
他的定位很準確,我就是個小鬼兒,誰也得罪不起,別把我拉下水。
但是,支援真金抗宋,光坦白交代是不夠的。真金手裡就十來萬的兵馬,沒對抗宋的本錢,唯一的籌碼就是欽察那十萬殘兵。
既不想被拉下水,又要借那十萬殘兵,怎麼辦?
就是把那海這個三軍主帥拿下,欽察聯軍群龍無首,才能被真金所用。
至於那海會不會作繭自縛,被真金順勢給剷除了?
開什麼玩笑?回來這一路,那海悟了。
整個扶桑,誰都不想讓他死,他還怕個毛?
只要他不倒向任何一方,他就是安全的。趙維要留著他,真金也要留著他,他是個香餑餑哩。
哪怕最後敗露了,趙維知道那海幫了真金,真金知道他真從大宋那買軍火就是為了對付他,那海也是安全的。
哪怕是剛剛在真金眼皮底下給將領們開會,也是給他們一個心理準備。
“這段時間聽元太子的。小心點,別被當了炮灰。等打完這一仗,咱們就回哈得遜灣,不出來了!”
當然,那海也不會讓部下完全被真金收編,他也要防一手。
只能做到這一步,我被抓,徹底隔離,能不能收服,看你父子本事。
局勢到了這一刻,才算進入了節奏。
各方都展現出足夠的心機和城府,也都進入到了自己的位置。
趙維,攜八十萬之勇,而不敢掉以輕心。
那海,老工具人了,踏踏實實坐牢,等著宋元拼出一個結果。
而真金父子,即便能收攏那海殘部,也處於絕對的劣勢。是秉承蒙古人的彪悍正面一戰,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暫避鋒芒,全在父子二人的一念之間。
擺在真金父子面前的,只有一個問題:
能不能打?要怎麼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