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七,“千把年前的沒問題。”
趙維一想,“不行,那才到漢朝。”
“那殿下想要多老?”
“起碼得是殷商晚期的。”
董老七想了想,“能,就是麻煩。”
趙維隨手把熱氣球的螺旋槳扔給他,“把這玩意弄的像土裡埋了兩三千年的,可以嗎?”
董老七笑了,“簡單,茅坑裡埋二年就行。”
趙維,“二年太長了,有速成的嗎?”
“有,但有點失真了。用硫磺水燒開了洗,再用別的秘料打磨做舊,之後在茅坑裡埋一個月就行!”
嚓!!趙維無語,怎麼就離不開茅坑了呢?
不過失真也沒關係,反正也不是給行家看的。
“行吧!”算是董老七透過了。
“晚點來找本王,給你一份圖紙。你再去找徐良,讓他出人給你幫手。一個月之後,本王要看到東西!”
董老七點頭應下,造假嘛,不是事兒。
最後又問了一句,“殿下是要剛出土的,還是出土有一陣子的?”
我去!趙維都驚了,還能這麼專業的嗎?
急忙道:“最好是出土有一陣子,或者很長時間的。”
“行!那就更好辦了。”
送走董老七,陸君實卻是不淡定了,“殿下到底要幹什麼?”
趙維一樂,“你就等著看戲就得了。”
五天之後,王五郎的第三代熱氣球完工了,並且試驗升空。
第一代就是王五郎自己弄出來的原始型號,第二代是總結了第一代的缺陷,並加上“技術型寧王”所創造的螺旋槳的二代原型機。
第三代,則是趨於成熟的熱氣球技術了。
球體不是後世常見的水滴狀球體,而是梭型球體,下設船形吊籃。
船頭和船尾有方向舵,螺旋槳則是設在船身兩側,由一個踩動踏板輪驅動。
總載重不高,可承載6個成年人,或者兩個成人,外加400多斤的貨物。最大飛行高度是200丈,大概也就500米左右。
航速也不快,無風條件下,每個時辰可航行60裡,也就是每小時15公里。
這樣的熱氣球效能還只算是一般,但勉強可以實現應用。
下一步,則是投入到實際使用中,從實踐中找問題,繼續完善。
氣球正式升空的時候,王五郎激動的又要第一個上,卻被趙維一腳踹了下來。
你可是國寶級的發明家,現在熱氣球還沒有任何安全性可言,你這要是摔下來,我找誰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