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急。”見無人應答,趙與芮先說話了。
“咱們可以倒著推一下,假設兩年之後有50萬兵,那這50萬應該從哪來?”
這是在釣魚城大夥兒常用的方式,逆推,先出結論,再一步步往回推。
“50萬......”謝先生沉吟著。
“如果兩年後真有50萬,那無外乎幾個可能:一,自中原運兵;二,徵用土人入伍;三,與土人結盟,共討元賊。”
張世傑一聽,登時皺眉,白了謝先生一眼,“都不可能!”
“首先,自中原運兵就絕無可能。不說我們有沒有那麼大的運力,就現在,中原皆是元土,怎麼徵兵?根本徵不來的,除非把巴蜀宋兵調入扶桑。
可是,巴蜀怎麼辦?不要了嗎?
再說,巴蜀也才十萬兵,就算在民間繼續徵兵,只幾十萬百姓,又能徵多少?不夠的。”
“其次,徵用土人。當下之情,土人與我們的關係緊張,別說徵用為兵,就是僱工都略顯吃力了。
所以,無論是徵用土人,還是與土人結盟抗元,都不太可能。”
被張世傑懟了回去,謝疊山也不氣惱,他只是引導。
這些也不是沒想過,但是要說出來,引導眾人一點點的接近真理。
“沒關係。”淡然一笑,“那就按太尉之言,自中原調兵,絕無可能。徵兵土人和結盟,也不太可能。”
“那就只剩不太可能的兩項了嘛!徵兵和結盟,大夥想想,哪個更靠譜?”
蘇劉義皺眉沉思,他現在有點明白了,這就是在不可能裡找可能啊!
出聲道:“各有利弊吧!”
“徵兵土人百姓,編入大宋之軍,難度太大,也不易管理,畢竟漢人士卒太少了。”
“如果按50萬來算,漢卒只有7萬,那就要43萬土人兵。用7萬管理43萬土人,可能嗎?時間又這麼短,來不及訓練成軍,沒有任何戰鬥力。”
“而結盟,難度稍小。可非我族裔啊!面對元軍,本就不牢靠的關係,誰也保不準能維持下去。一但倒戈,後果難料。”
“所以,我覺得,這兩條都不可行,甚至比調兵中原更為不靠譜。”
張世傑一聽,登時攤手,“那就是死路,還聊什麼?”
這是把天聊死了啊!
本來嘛,這事難度就是極大的,這是趙維意料之中的事。要是好聊,也不用出這麼大陣仗了。
剛要開口,卻是一個蒼老的聲音傳了出來。
“其實,諸位相公也不必如此悲觀!成與不成,都是這鎖著的大殿裡的閒話,出不了殿門。又何必如此緊繃呢?”
眾人側目,說話的乃是趙維的老師張簡之。
張世傑暗暗皺眉,他不喜歡張簡之,這老頭名聲不好。
卻沒想到,他現在倒還挺鎮定。
不由出聲道:“那張相公...有何高見?”
叫了聲相公是禮貌,可是問話卻一點不客氣。
你不讓我們緊繃著,那你高招兒唄?
張簡之一笑,也不與張世傑一般見識,淡然道:“太尉與蘇相說的都沒錯,以上三法皆無可能。”
張世傑和蘇劉義狂翻白眼,還用你說?本來就沒有可能!
“這樣吧!”張簡之依舊溫和,“咱們換一個思路,把寧王所言之結果提高一點,之後再把最難的難點先擱置,再看看。”
蘇劉義眯眼,“提高一點?還怎麼提高?這都辦不到,還提高?”
張簡之:“寧王要兩年之後,50萬兵。那咱們就換成兩年之後,50萬能戰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