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下首站著阿丹,以及不下十人的暗衛。
這些都是在明裡暗裡,見證文天祥與趙維會面的親歷之人。其中,甚至還有懂得唇語的精銳暗部。
他們把趙維和文天祥會面的經過,詳詳細細地陳述給忽必烈。
忽必烈聽罷,眉頭緊鎖,“就這些?”
阿丹上前陪笑,“可不就這些?要說陛下這回卻是高看了那小子,他哪裡是去勸降?簡直就是去耍流氓的。”
又有一身上前,“啟稟陛下,自始至終,寧國侯與文天祥都未有接觸,最近時也有丈餘。更無低語,絕無異樣。”
阿丹:“那小子不但連宋廷出逃海外都沒敢說,甚至還捏造事實,說是東瀛已經被咱們大元消滅,什麼下三濫的慌話都敢說呢!”
“噗。”
忽必烈無語地笑了,“還算那小子有點腦子!罷了,將他叫進來吧!”
阿丹不解,“陛下還要見他?沒這個必要了吧?
之前不是有言在先,說服文天祥才準他出使。現在文天祥沒說動,雖說證明了這小子沒有問題,但也可藉機回絕了他要出使的心思嘛!”
卻見忽必烈一笑,“他若說服文天祥,那就是必有問題,殺之也不可惜。但他沒說服,則就成了出使東瀛的最好人選了。”
“啊?”
阿丹又不懂忽必烈用的是什麼心思了,只是覺得不妥。
“可是...可是寧國侯明著說去東瀛是為了撈錢,陛下若還讓他去,那不就等於是默許其貪墨橫財了嗎?”
“就他?呵!”忽必烈蔑視一笑。
“就他出的那個撈錢的法子?還綁了東瀛貴族挨個要錢?若他只會這種貪法的話,那一定是朕派到東瀛的官員中最清廉的一個了!”
自己的臣子,忽必烈最清楚不過。
伯顏也好,張弘範也罷,包括留夢炎也在爭搶出使的機會,趙孟禧更和趙維差不多,幾乎明說要去東瀛大貪特貪。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
這不是對皇帝不忠,而是從蒙古時代流傳下來的傳統。每攻克一地,不讓士兵劫掠,將帥分食,那蒙古帝國也走不到今天。
至於趙維說綁人要錢,那都是小錢,是浮財。不但忽必烈看不上眼,甚至是那些征戰臣子也看不上眼。
只有懂的,最懂東瀛最值錢的是什麼。
是土地,是人口,還有無堅不摧的東瀛武士刀,那才是真正的財富。
況且,趙維如果代替王應麟去了東瀛,若能借此真的娶了王瑜,對忽必烈來說更是天大的好處。
所以,在決定讓趙維去見文天祥的時候,忽必烈其實已經做好了打算,只要他過了這層考驗,那出使之人必然就是他了。
那麼話又說回來,趙維與文天祥那些看不出任何毛病的對話,真的一點問題都沒有嗎?
當然不是,那只是從忽必烈的視角聽不出任何怪異。
可在文天祥明知趙維是崖山救難的那個人的前提下,二人的對話就是暗藏玄機,幾乎把一切都交代清楚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