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殺之,必有後患。”
忽必烈......果然。
長嘆一聲,“實不相瞞,朕也覺得,殺之不一定能震懾天下,反而更添民憤啊!”
這話謝疊山不能接,怎麼接都是錯。不答反而更好,因為答案已經給元帝了。
忽必烈也是點到即止,不再在此事上多言。
“朕還有第二件事,要問先生。”
“陛下請講!”
“剛剛先生說的沒錯,對於東瀛恩威並施才是上策。這將帥,朕也已經選好了。
身在高麗的張弘範為副帥,伯顏為主帥,二人搭檔多年,必可一舉克敵。但是,這勸降的文臣嘛...朕有些猶豫。”
看著荷塘之美,悠然道:“原本王尚書有心一往,出使東瀛,宣講國威。可是現在看來......”
苦澀一笑,“先生也看到了,剛剛伯顏差點動武,讓二人同行,顯然不智。”
“那陛下的意思是......”
“朕當下有兩個選擇,一是讓留夢炎為主使,史權為副使。這二嘛......”
謝疊山會意了,“陛下想讓微臣使東瀛?”
“正是!”忽必烈點了點頭,“而且,朕還想為你搭一位特別的副使。”
“何人?”
“王應麟!”
“......”謝疊山再次怔住,冷汗連連。
“王應麟?”
忽必烈簡直就是天馬行空,怎麼會想到讓王應麟去?
其實,留夢炎和自己二選一,謝疊山是理解的。
還是那個問題,二人同處翰林院,論官職,留夢炎比自己大;論名聲,自己比留夢炎強。兩人很難共事,又不能馬上調職,顯的太刻意。
正好可以一人使東瀛,既分開了,也可以回來之後論功調職,甚是自然。
這便是忽必烈的用人之道,可以說是滴水不漏。
但是,搭上王應麟,那就有講究了。
要知道,王應麟可還沒降呢啊!
這怎麼當副使?元帝到底是何用意?卻是謝疊山怎麼也猜不透的。
“陛下!”
謝疊山覺得,還是把心裡面的疑慮直說出來算了,“王師...恐怕...不願同行吧?”
謝疊山叫王師,因為當年謝疊山舉試之時,主考官正是王應麟。
而那一科,除了謝疊山,還有一個文天祥。
對於王應麟願不願意同行的問題,忽必烈淡然一笑。
“這一點先生無需擔憂,朕有辦法讓他同去。只不過....只不過若王先生同行,先生當知朕的苦心吧?”
謝疊山汗都下來了,心中苦笑,這還有什麼不知道的?這是讓我在路上勸降唄?
直言道:“王師性堅,微臣不一定勸得動他。”
忽必烈,“勸不動...那就勸不動吧!”
語氣之中,甚有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