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馬小乙等人還頗有微詞,“都給人家了,咱們用啥?”
趙維一笑,“老子本來也沒打算種地!”
這塊就不缺糧食,地肥土美就不說了。什麼土豆、玉米,幾乎所有高產作物的原產地就是這。而且不用自己育種,中美洲的土著培育了幾千年了。
隨便找個印第安部落,拿兩個大碗就能換一船。否則憑什麼萬里迢迢的跑到這來?
種地的事讓別人去幹吧,趙維想幹點更高階的事兒。
其實,這也是趙維選擇巴拿馬落腳的原因之一。
人口上的優勢之前說過了,到了地方該如何利用,與印第安人如何交流就不是趙維能夠操心的了,朝堂那麼多相公,個個都是人精。
而趙維自己要來這裡,還是因為這裡夠富,有著讓宋人無法想象的豐富資源。
別的趙維不知道,但是巴拿馬往南,沿著海岸線可是遍地黃金啊!
都不用後世知識,只聽血頭,還有老向導說就知道了,對於他們托爾特克人來說,南方的奇布查和庫斯科就是黃金之國,有著最精巧的金匠和最華麗的金器。
傳說,在庫斯科的高山密林中,還有印加國王的黃金宮殿。
特麼黃金造宮殿,可把趙維饞壞了,不弄回來點都對不起自己。
他讓血頭,還有王勝的師兄弟們帶上少量的瓷器、絲綢,由一千印第安人護衛向南探索,尋找奇布查部落。
一來,換取一些糧食回去;二來,則是看看能不能開拓一條商路,建立聯絡;三嗎,也是為將來惦記人家的黃金作準備。
另一邊,則是在營建屋舍的同時,修建磁窯,種桑養蠶。
當然,這些事兒都交給了馬二爺,至於趙維自己,誰也想不到的是,他居然從小白臉趙曄那換來一個教書的大儒。
從《千字文》、《廣韻》開始學起,混蛋寧王開始學儒了。
對此,別說二爺不信,連趙與珞都不信。聽聞之後,特意從百里之外的軍屯跑過來一辨真偽。
結果,還真看見混蛋兒捧著書冊,老老實實地跟著先生做學問。
感動的趙與珞熱淚盈眶,“祖宗顯靈.....了?”
好吧,趙維是認真的,而且是兩輩子頭一回這麼認真。
要說認知,後世抖音、微博、網路資訊,無時無刻不在轟炸著眾人的眼球。任何人只要稍稍留心,就會有龐大的資訊儲備.。
但也只是知道,不能算是行家。
因為一個普通人,尤其是像趙維這種人,很難把資訊變成有用的知識儲備。
說白了,就是看個樂兒,打發時間的消遣而已,沒有任何實際價值。
即使混混趙維,也在耳濡目染之下,看到了很多他用不上的資訊。
不誇張地地說,在大宋這個時代,他比任何人知道的都多,也比任何人看過的都豐富。
但是,知道的多,不代表能用的多;看的多,也不代表看的遠。
偶爾瞎貓碰死耗子,可能還行,但那是運氣。
就像趙維橫衝直撞把大宋帶到了美洲,就有很大的運氣成分。畢竟是混混,這已經是他的極限。
將來大宋怎麼走,不是他所有想像的。
就像他知道要弄黃金,可是黃金怎麼用?他不知道,水平不夠。
他腦子裡有太多資訊:
比如,元朝只有不到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