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攜玉:“……爸,你還記得我們家的家法在哪兒嗎?”
雖然說自己家對孩子的教養都是屬於放養式的,讓他們長大什麼的都是隨他們的心意來,但是要是有什麼地方這些小孩子行差踏錯了,他們家也絕對不會放任不管,而是使用強制手段將他們掰回正軌。
畢竟讓他們自由生長,是小孩子的權利。
但是讓他們不長歪,是家長的義務。
齊老爺子:“……你不記得了嗎,上次打你的時候打折了。”
齊家的“家法”其實就是社會上的一些道德準則,然而具現化到自家的話,就是一根戒尺。
那根戒尺其實就是外頭看到楠木竹做的,大概有半尺厚,還刷上了一層清漆,抽起人來的時候特別的疼。
那一棍子下去,完全就是一下一道血痕。
齊攜玉其實小時候也是個調皮搗蛋的,所以也沒少被這根戒尺打,不過等到如今,自家現在就一個女兒,於是家裡的人就少不得偏愛一些,在她犯了錯誤的時候,也大多就是以口頭教育為主,從沒有請出過這根家法。
齊攜玉都快忘了這根家法的存在了,沒想到今日提一嘴,卻發現這根家法早就沒有了,而且還似乎是在自己調皮搗蛋的時候被打斷的。
還能說什麼呢?這不是很尷尬嗎?
他就說怎麼這些年來,自己有時候犯渾,自家老爹都沒有請出家法來管教他呢。
他還以為是自己長大了,自家老爹要給他一點自尊心,所以不對他動手了。
或者是說自己長大了以後,自家老爹覺得打不過自己了,於是就放任自己了。
當時自己猜測到後面這一點的時候,還為自己長大了,自家老爹老了的這一點,而感動得差點飆淚。
然而沒有想到理由就是這麼的簡單粗暴,請不出來這根家法,其實就是因為這根家法,早就在當年打他的時候打壞了。
何時悲傷的一個認知。
齊攜玉:“哦。”
周九倒是沒有像他們那樣瞬間把齊莞莞的想法想歪,一來是相處了這麼久,也知道齊莞莞是那種看上去挺汙,實際上還是一個特別純潔的小姑娘,很多時候開車她都聽不懂。
有一些嘲諷的話,她都要拐著彎想一會兒才能夠想出來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二來就是到了他們後來的時候,網路用語什麼求包養之類的都已經用慣了。
完全不會像現在一樣聯想到一個人的人品什麼的。
周九磕磕巴巴:“所以……所以你包養他想幹嘛呢?”
周九問出來這個問題後,就覺得有一點不妙。
雖然自個兒覺得齊莞莞可能沒有這方面的意思,但架不住有那麼一絲可能齊莞莞就是這方面的意思。
如果說真的有個萬一,自個兒要是問她這個問題,問出了一些不該問的是十八禁的話,這當著滿家子人的面,到時候他和齊莞莞該怎麼做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