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舍弟諸葛亮 > 第327章 袁紹之死-上

第327章 袁紹之死-上 (第1/3頁)

魯肅和周瑜等人啟程北上赴任,已經是建安七年的二月底三月初了,抵達琅琊、東萊至少要三月中下旬。

隨著這批“早春航海人才特訓班”暫時結業,諸葛瑾在吳地的航海技術種田也暫時過了一個高峰,後續會轉入資源投入較少的日常經營狀態。

無論是人才的培養,還是船廠的擴建,抑或新船的研發,都不能影響二月底開始的春季農忙。

吳會三郡去年糧食收成只能說是中規中矩,畢竟去年前三個月還在打滅孫策之戰呢,會稽郡的浙江以南部分,更是到六七月份才徹底佔領肅清。

而諸葛瑾後來又整頓水利、航運,修建圩田,大造船廠,農閒時節大興土木,也會導致糧食的消耗量大增。好不容易收上來的租稅全部要花出去,去年的財政完全沒有糧食結餘,最終平進平出。

所以今年必須好好專注於勸農,一點農時都耽誤不得。與民休息,爭取存一批糧食下來,這樣明年才好用兵,為打大仗做準備。

也虧得如今還沒有發現林邑稻,也就是後世的占城稻,所以漢末南方的農忙季比後世來得還晚些。基本上二月底開始耕地,三月初到三月中旬才是播種,直接播種在大田裡,不用育秧移秧插秧。

漢朝的水稻,品種上相當於後世的晚稻、粳米,而林邑稻則是後世的早稻、秈米。如果種雙季的話,不但春天農忙要提早大半個月,而且持續時間會更長。

古代水稻的育秧時間比現代品種長很多,大田裡早稻剛種下沒多久,就要開始在小田裡密植晚稻育秧,等早稻收割後再把晚稻育好的秧苗移插到大田裡。

所以一旦按照後世的辦法搞雙季稻,而且只逮著同一塊大田薅肥力的話,不但地力肥力會很快耗竭,農民也會異常辛苦,因為整個春季到夏季都會高強度勞動,一點都閒不下來。

未來就算發現了林邑稻,具體如何使用,如何規劃,也是要商榷的,不能搞一刀切。

比如在地廣人稀、開荒難度較小的地方,如果土地確實不值錢,那就可以擴大休耕輪作,早稻晚稻可以在時間和土地上徹底錯開。

也就是一戶農民如果有甲乙兩塊田,面積大到都種不完,那就可以甲田種早稻、乙田種晚稻,也省了將來再把乙田的秧苗拔出來再插回甲田了。

這樣等於是用暫時浪費一點土地資源的代價,來節約人力,讓農民的勞動“錯峰使用”。

另外,如果是偏遠但水運發達的地區,當地人口的日常徭役對於本陣營的戰鬥力、綜合實力的提升沒什麼幫助。那就可以用這種辦法,擴大百姓在農業上的勞力投入,減少百姓在徭役上的壓力,讓他們多交糧少服役。

而只要這些地方水運發達,多交的糧食就可以水路低成本運出來,一樣可以為前線做貢獻。

這就好比陳勝吳廣故事,就是大澤鄉離漁陽前線太遠了嘛,讓那麼內地的人去漁陽服役,誤了期,變數就很大。

要是當年秦始皇數學統籌能力好一點,讓漁陽當地人別納糧了,還管飯,多分一點人去服役戍邊。然後讓內地距離漁陽遙遠、但產糧多、水路運輸便利的地方的人不服役、多納糧。

諸葛瑾未來對揚州的治理思路,顯然也是這樣的:揚州地界太廣大了,山川丘陵縱橫,肥沃富饒的平原也有,但都是一塊塊分開的。

所以先整治運河網路,整治好之後,梳理一遍,看看哪些地方適合出糧,那就一心一意好好種地,別的就不用管了。

哪些地方不適合運糧到前線,運輸成本太高,那就多出點人徵兵入伍,或者多徵點人異地服勞役、官府管飯吃。

具體情況非常複雜,不是幾句話贅述得清楚的。

諸葛瑾哪怕有後世的數學統籌思維和管理思維,也需要慢慢梳理。反正現在林邑稻都還沒找到呢,這些都是後話了,要一點點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間也還來得及。

……

話分兩頭。

魯肅和周瑜一路北上,走了半個多月,終於抵達了琅琊郡諸縣。

魯肅被任命為琅琊太守,所以這裡就是他的駐地了。

而周瑜如今的差遣,是給太史慈當副將,因此他只能在琅琊稍作盤桓,就得繼續穿過山東半島、北上東萊。

不過考慮到周瑜剛剛跟諸葛蘭成親,他現在也是諸葛均的姐夫了,路過諸縣,總得跟諸縣縣令諸葛均問候一下,多留幾天也沒人怪他。

諸葛均也已經十八歲了,聽說自己二十三歲的二姐終於順利嫁人,他也是“幸災樂禍”,很想看看二姐耗了這麼多年,挑三揀四,最後結果到底如何。

最新小說: [jojo]竹馬是空條君 [HP]攝神取念 滿分攻略骨子哥我直接叛逃 死對頭在我刀下複活了[女尊] 禁止覬覦已婚人士 我虐霸總千百遍 [hp]無人能救 沉淪魔王 末世天災,我囤貨百億物資吃瓜 異世開店之旅 某科學的觸手劍仙 劍靈她不想努力了 詭殺 神奇寶貝之銀翼凱 我的直播通古代 殘疾大佬的重生嬌妻 嫡女貴不可言 穿書之星際珍寶 我的隊友是藍人 我的便利店通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