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賈璉親口承認,賈瑰還沒有來得及鬆口氣,就聽賈璉繼續道:“不過,事後經過朝廷調查論證,證明太上皇的孫兒另有其人,因此當今陛下才會封我為榮國公,以正視聽。”
賈璉的聲音平靜,言語簡短。但是不知為何,落在所有人耳中,有一種振聾發聵,不容存疑的威懾力。
哪怕之前對傳言深信不疑的人,此刻都開始相信賈璉的話。
是啊,要是賈璉真的是皇孫,朝廷怎麼會封他為榮國公?
原來是弄錯了,怕天下人以訛傳訛,這才用這樣的方式以正視聽!
“還有什麼問題嗎?”賈璉看著賈瑰父子。
“沒,沒了……”
面對賈璉的目光,賈瑰父子都畏縮起了頭。
眼看一場關係甚大的風波,在賈璉三言兩語之間,完全消弭於無形,一些真正聰明,不被言語所欺騙的人,都不由嘆息。
時到今日,璉二叔(璉兄弟)是不是皇家的人還重要嗎?
以他的威勢,整個賈家都只能匍伏在他的腳下。
是賈家因為璉二叔而光榮,而不是璉二叔需要賈家的扶持。
原本以為事情就這樣平息了,誰知道賈璉見沒有人再敢說話,反而轉頭對賈代儒和賈代修道:
“我要是記得不錯,從我回京和老太太詢問清楚我父親之事之後,老太太曾經下令,凡賈氏族人,不得妄議關於我父親的身世,違令者嚴懲不貸。
是老太太的命令沒有傳到各房的耳中,還是各房的掌事人沒有把命令交代下去?”
賈代儒和賈代修連忙表示,一早就將賈母的命令傳下去了。
其他各房的話事人也都紛紛站出來,說都通告下去了。
“那他們是怎麼回事?”
見賈璉重新將矛頭指向他們,賈瑰父子頓感不妙。
要說他父子二人敢聯合唱這出拙劣的戲碼,內裡有許多原因。
其一,確實是八房中暗傳流言,讓他們留了心。
其二,賈芹暗中記恨賈璉。
原來去年中秋省親之後,賈家便計劃將大觀園中道觀、庵堂和寺廟中填充的道士、和尚和尼姑統統遷出去。
其中玉皇廟和達摩庵兩處的十二個小和尚外加十二個小道士就分到了家廟鐵檻寺,賈芹之母周氏聽到缺個總管人選,便求到鳳姐兒跟前。
原本這件事都作定了,但是名冊過賈璉之手的時候,賈璉就直接將賈芹的名字抹了去,換了個人。
這件事令賈芹一直懷恨在心,只是平時不敢表露。
但是在私底下罵一罵賈璉,說幾句他的壞話卻是常事,潛移默化自然影響著家裡人。
第三,賈芹之父賈瑰平時在賈政面前很弄乖,自從得知賈璉的傳言之後,他便日日思索如何謀利。
如今賈政遠在天南,他自然也討不到賈政的主意。
但是他卻覺得,若是他能夠火中取栗,學一學趙匡胤麾下的大將,直接替賈政來一出黃袍加身,以後自然前途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