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哪怕李嬸孃原本有別的安排,卻還是在賈母等人的熱情之下,落腳在賈府。
經過一個多月的相處,嬸侄二人關係更加親近。加上李嬸孃來京的事宜幾乎都了結,已經在計議南歸的行程,自然更加珍視和李紈相處的時日。
這幾日,嬸侄二人差不多都是抵足而眠,夜話衷腸。
「玟兒和綺兒年紀都還小呢,嬸孃也不必過於擔憂她們的親事。
婚姻大事,對女兒家來說是一輩子的大事,自然要好好斟酌思量,不可操之過急。
嬸孃放心,往後我也會幫嬸孃留心。倘若有那合適的男兒家,一定第一時間告知嬸孃。」
低暗的燈光下,李紈躺在錦繡床帳之內,閉著眼睛說道。
「唉。怎麼能不擔憂。」
「都說婚姻大事是父母之命。偏偏你叔叔去的早,這等大事,豈不是隻能我來操心。
我又是個沒本事的,以前還可以用你妹妹們年紀小來拖延。如今眼看著她們一天大似一天,倘若不早些將終身大事作定,將來只怕會誤了她們。
再者說,萬一我再有個什麼三長兩短,那……」
嬸孃的話,令李紈既感慨,又唏噓。
她能夠對嬸孃的處境和思量感同身受。
想當初賈珠病死,她在府中的地位一落千丈。即便後來她誕下遺腹子,處境有所改變,卻也有限。
於是從那時起,她就開始為兒子的將來殫精竭慮了。
包括節儉到不願意浪費哪怕一錢的銀子,也包括從小就敦促兒子好好用心讀書,只有這樣將來才能有個好的前途。
雖然這些憂慮,在一個男人的出現之後,變得已經沒那麼嚴重了。
但是回想起來,還是不免悲哀:沒有男人依靠的日子,真的是太難了。
特別是,嬸孃處境比她還不如。
李家本就家道中落,她一個人,還要帶兩個孩子!
幸好,玟兒和綺兒都算是懂事的。
她當然知道,此番嬸孃攜女兒進京,看她只是捎帶的。
主要的原因是,李家家道中落,在南邊不易尋到滿意的親事,因此嬸孃便拜託孃家父兄幫忙打聽。
此番進京,就是因為孃家父兄幫忙聯絡了幾家,她這才攜女進京來相看的。
安慰了嬸孃一番,二人話題漸止,睏意已生。
李紈便想要起身將屋裡點著的唯一一根蠟燭吹滅。
「吱」
輕微的聲音傳入耳中,李紈最先還以為只是後院樹枝被風吹的聲音。
稻香村內外,種了許多的樹,尤其杏樹最多。
「吱」
雖然輕微,但是持續的聲音,在靜謐的屋內,還是有些突兀。
李紈看著似乎也聽見響動,坐了起來的李嬸孃,眉頭微皺。
聲音是外間傳來的。
莫非是丫鬟們粗心,忘了將窗戶關緊,被風吹動發出的聲響?
有心不予理會,因為聲音已經沒了。又擔心不是猜測的這般,是不是應該提燈過去瞧瞧?
還不等下定決心,就見嬸孃原本只是有些疑惑的臉上,神情凝固,呆呆的看著房門口。
李紈緩緩回頭,然後神色也變的和自家嬸孃一般無二了。
……
嚴絲合縫的木窗被推開,總是有點子聲音的。
因此賈璉用的力氣很小,並且能夠確定,只要屋裡的人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