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他好歹是璉哥兒你堂兄弟,我就想著,你看這這個份上,將來能拉扯他一番,那不但是他天大的榮幸,就是我和老爺,也必得終生感激你的恩德啊。”
在趙姨娘的眼裡,賈政自然是很厲害的。
但是賈政是個清高的文官,以前她但凡向賈政求情,讓賈政照顧賈環一些,賈政就會順勢問,賈環的學業如何、讀書是否勤奮。
呃,對此她能怎麼說,她自己還狗屁不通呢,怎麼可能教賈環?
而賈環,雖然已經上了一二年的學,具體學了些什麼,從他平時那鬼樣子,趙姨娘也能猜到一些。
所以只能含湖其辭。
而賈政這個時候就會冷哼:等他將書讀通、讀透了,到時候不用我提攜,他自然能夠有一番前程。要是讀書不用心,別說將來拉扯他,我不打死他,就算他的造化。
如此,趙姨娘哪敢再在賈政面前提這個。
深知將來分家,王夫人不會給賈環什麼好果子的她,一直擔心兒子的前程。
這也是她如今拼命存錢的原因。
如今賈府出了個賈璉,比賈政做的官更大不說,而且賈璉也不像賈政那般清高迂腐不好說話。
是故,當今晚聽賈環說賈璉給了他兩吊錢的時候,她立馬起了想法,交代賈環,以後看見賈璉,要表現的乖巧聽話。
在這樣的想法下,如今碰見賈璉,她自然想要和賈璉套套交情。
聽趙姨娘說這話,賈璉眉毛一挑,倒低頭看了她一眼。
雖然多少有些看不起這個女人,但是她這番父母之愛子,則為計深遠的態度還是令人肯定的。
不過賈環現在多大,有十歲沒有?
這般小屁孩,不說好好教導,把性子先矯正,然後讓他好好讀書,卻忙著為其謀後路,是不是早了點?
好吧,或許趙姨娘也不知道怎麼教導賈環。
他聽王熙鳳和平兒說過,賈環在別人面前慫得很,在趙姨娘面前,那可是拿出了“夫死從子”的態度,來對待趙姨娘的。
搖搖頭,賈璉隨口應道:“姨娘言重了,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
“呵呵呵,就知道璉哥兒是個熱心腸的人,不會不管自家兄弟的……”
“姨娘若是沒別的事,我先退下了。”
賈璉深知趙姨娘不懂什麼禮數,懶得和她糾纏,告辭一句,也不管她一副不捨的樣子,抬腿往榮慶堂去了。
費了一番口舌,與賈母解釋清楚了他建造忠義祠的用意,賈母倒也沒有強制干預他的意思,只是囑咐他好好和族中的長輩們解釋清楚,然後關心了他幾句,就讓他回去休息。
值得一提的是,賈母還是讓鴛鴦送他。
以前賈璉還未曾留心。
現在細細想來,不知從何時起,每次見過賈母,若有必要,賈母多半都是讓鴛鴦大姑娘送他。
以賈母的精明,又精通人情世故,絕不會是無意的。
莫非,她看出他對鴛鴦有幾分意思,所以故意成全?
還是她覺得,自己從小與她不夠親近,所以要用身邊最好的丫鬟,來彌補一二,也順便套住他的孝心?亦或是,她手裡最拿得出手的,就是鴛鴦和襲人。
其中襲人給了賈寶玉,所以這另一個,就決定給他,以顯示公平?
若是前兩者還罷,若是最後一個考慮,賈璉只想說大可不必。
因為,襲人也早已經是他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