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早在賈璉回府的時候,就已經暗中窺視好久了,阿琪和阿沁二人也是她最先發現,跑去向王熙鳳告密的。
見賈璉點頭,高興的就去了。
堂內,賈母雖然自己儲存的有一些人參,但是這個時候也願意聽賈璉的意思,當做沒有,才好把大家的面子都維持下來。
見賈母面色緩和了,王熙鳳才落下心來,然後又開始心疼……
上等的黃參,放在外面至少都是十多兩銀子一兩,要是再品相好的、體格大的,那就是天價了,就這麼給出去,實在令人心疼。
一時又想,沒良心的果然長進了,還知道往家裡帶好東西了了,就只怕他是吹牛,那樣的好東西,都是可遇不可求的,他能有多少,不過是充面子罷了。
眾人對賈璉的話各有想法,唯獨賈寶玉的關注點格外不一樣,反應也格外快。
他走到賈璉的面前,“璉二哥哥,你說你帶了個韃靼的女兒回來?”
別誤會,賈寶玉其實沒什麼特別的意思。
他只是好奇。
經過晴雯和香菱的事情之後,賈寶玉已經相信賈璉的品味了。
他心想,能夠讓賈璉帶回來的女子,肯定不會是普通的女人,況且還是騷達子?
這可是隻在戲臺上見過的!
被賈寶玉這麼一說,殿內的人關注點也集中了過來。
賈璉道:“前人有言,興亡百姓皆苦,戰亂一起,受苦的也都是邊關的老百姓,不但是咱們大魏的百姓,連韃靼也一樣。
她是個家破人亡的小部族的女子,被我在戰場上見到,就救了下來。”
賈璉這話一說,眾人難免唏噓。
戰爭的殘酷,就算沒有親眼見過,只想象一下,就能讓屋裡這一群養尊處優的娘兒們不寒而慄。
這也是她們不願意讓家裡的爺們上戰場的原因。
就算邊上的寶釵,也不由得抬起螓首,瞧了賈璉一眼。
飽讀詩書的寶釵,是詫異於傳言不讀書的賈璉,竟能有這般見地、感觸的。
如此看來,他應該確實是真正上過戰場了,否則,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
這一邊,晴雯很快就找到正主了。
正好這個時候,平兒還在安排人給阿琪和阿沁二人佈置屋子。
平兒原本是要給她們收拾兩間,但是對方卻說只要一間,她們姐妹二人住在一起就可以了。
於是平兒就將那間最寬敞的收拾出來,又將角落的一個櫃子命人挪開,準備再放一張床進來。
平兒辦事,確實妥當。
看見晴雯走來,平兒就問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