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小子,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啊。”
李世民阻止了一下語言,然後說道:“你創辦書院,不教經義,這樣子會讓人非議的,最好是有點能夠拿得出手的東西。”
“什麼叫做拿得出手的?”
秦珝看著李世民,然後問道:“這些所謂的經典,已經過了上千年了,適合千年前的社會,但是卻不會適合現在,在繼承經典的時候,不知道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會固步自封,走向沒落,這一千年,我泱泱中華,從青銅時代,走向了鐵器時代,可是速度太慢了,一千年,才跨越了一個時代。”
“……”
李世民聽了秦珝的這話,頓時有點無語了,我只是想要勸他一下,怎麼變成他來批判經典了?
“我話就放在這邊了,如果你實在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陛下不一定能夠保得住你的這個書院的,詩詞歌賦,你總要有一個能夠拿得出手的吧,實在不行,禮樂騎射書數總要有一個能夠撐得起這書院的門面的吧?”
“我放棄了經義,就是沒有打算讓他們入朝為官,我的想法是,讓他們能夠有個一技之長,省的以後餓死。”
“什麼意思?”
李世民已經懵逼了,聽到這話,他完全不知道這秦珝到底是幾個意思。
“我的意思是,我這個書院,其實就是為了讓他們有個一技之長,比如種地,比如紡織,打鐵……讓他們能夠活下去,並不是讓他們去入朝為官。”
秦珝笑了笑,然後說道:“我這邊可以說是一個技術學校,不教那些花裡胡哨的東西,只教真本領。”
秦珝說道此處,頓了頓,然後對李世民說道:“我能夠知道陛下想要重開科舉,但是這東西怎麼說呢,其實吧,就算一個進士,他滿腹經綸,不管他讀入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還是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他只是對這些經義有所研究,作詩很好,可是為官呢?他們懂什麼?完全就是個廢物罷了,在一個縣衙裡面隨便找個刀筆吏都要比他好,你信不信?”
“……”
李世民有點懵逼,這說得好像有點奇怪了。
“知道我為什麼不肯為官嗎?”
秦珝看著李世民,然後自己說道:“因為我不會當官,當官就要庇護一方百姓,為官者其實不應該叫父母官,應該叫兒孫官,只有將百姓當作父母的官,才能夠是一個好官,若是把自己當作百姓的父母,那這個官,肯定不是什麼好官。”
“……”
李世民聽了秦珝的說法,雖然感覺怪怪的,但是總覺得他說得很有道理。
“陛下是一個好皇帝,因為他明白君舟民水的道理,所以我認為他是一個好皇帝,我會盡我所能,讓大唐百姓人人如龍,為他掃清世家門閥的桎梏,讓他大刀闊斧的帶著大唐走向更加璀璨的新時代!”
李世民聽了秦珝的這話,登時愣住了。
君舟民水?
這話說得挺有水平的啊。
好像是這個道理啊。
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這話說得太對了,前隋就是水能覆舟的表現。
朕一定不能走老路。
但是這個讓大唐人人如龍是什麼鬼?
掃除世家門閥的桎梏?
就他?
可能嗎?
李世民心中打了一個問號。
雖然不知道他行不行,但是他有這個心,那麼朕也應該放心了啊。
李世民感覺自己的心結好像解開了。
“你說的不錯,君舟民水,這個道理我一定會講給陛下聽的。”
李世民點了點頭,然後繼續說道:“秦小子,你最好是量力而為,剛剛那句話最好不要再說,世家門閥,盤根錯節,你的鹽雖然分化了世家門閥之間的關係,但是有一點你要明白,現在的世家門閥都在調查這鹽的來源,一旦他們知道是你搞的鬼,你知道你的下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