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佈滿黃毛的臉,一雙炯炯有神的圓眼睛,靈動神氣,瘦削頎長的身材,靈活自如。
他的出現伴隨著天邊的七彩祥雲,萬丈霞光聚焦在他的身後,都不及他帶來的震撼。當唐三清坐在菩提祖師的石桌上閱覽佛經時,他的出現帶走了她滿心滿眼的注視。
跨越了八百多年的時空,跨越了橫亙其中的天地,跨越了人神之間的差距,如果不是她的親眼所見,唐三清更加難以相信。
從小到大,他的名字總是如雷貫耳,對於他們幾人的事蹟唐三清總能如數家珍。但是,比起唐三藏,童年時期的自己總是對他格外憧憬。
他在人界留下了無數的傳奇故事,至今提起他的名字依舊令許多妖怪聞風喪膽。他總是駕著一朵筋斗雲,身披萬丈霞光,灑下萬片光芒點綴海洋。
只要他一出現,任何困難都會迎刃而解,唐三清無比崇拜著這樣的存在,也渴望著能成為這樣的存在。
直至這一刻,唐三清才真正明白月光寶盒的珍貴之處,和可怕之處。
它能實現人們心中掩藏在心底深處的願望,能把一切的不可能變成可能,它的可怕之處決定於使用者的野心,野望有多大,它就有多可怕。
唐三清看著眼前的男人,明明身量和氣質都與她所熟悉的孫聖寅很相似,但是,與孫聖寅的初遇卻遠不及與他的初遇帶來的震撼那麼大。
“孫悟空?”
唐三清脫口而出,那三個字一出口,她感到唇角都在戰慄著,代表著孫悟空這三個字在她心裡究竟是怎樣的存在。
她的聲音淺淡又細小,似乎風一吹便會煙消雲散,但是在場的都不是普通之人,自然能聽得清她說的話。
菩提祖師望向站在中央相貌奇特的人,說是人類,長相酷似猿猴,但是四肢修長,神采飛揚,一看便不是池中之物。
“你費勁千辛萬苦來到這裡,所謂何事?”菩提祖師的聲音帶著威嚴。
唐三清待在菩提祖師的身邊,看著眼前發生的一切,感到震撼。她竟然能身臨其境地看見,八百年前,孫悟空初次拜見菩提祖師的景象。
孫悟空收回望向唐三清的視線,登時立刻跪地磕頭,態度虔誠。
“我想來學長生不老的仙術……”
祖師問:“即使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麼?”
“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賠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唐三清聽到孫悟空的這番話,忍不住莞爾一笑,他這番彎著眉眼,狡黠淺笑地樣子,真的和孫聖寅極其相似。
讓她想起了當初在鞏州城兩界山上,與孫聖寅的那一場烏龍初遇,當時的他也是這樣一副“詭計多端”的樣子。
“不是這個性,你父母原來姓甚麼?”
“我也無父母。”
他的回答語氣毫無所謂,似乎並不在意自己所說了些什麼。
傳說,孫悟空是花果山山頂上,天地孕育而成的一塊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圍圓,上有九竅八孔,按九宮八卦排列。
四面更無樹木遮陰,左右倒有蘭芝相襯,蓋自開闢以來,每受天真地秀,日月精華,感之既久,遂有靈通之意。
內育仙胞,一日迸裂,產一石卵,似圓球樣大,因見風,化作一石猴。
五官具備,四肢皆全學爬學走,拜了四方,射衝斗府。
它便是孫悟空。
生來便遊離於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不通人情,不懂人心。
但是,唐三清還是覺得他的眼睛裡和每雙普通人的眼眸一樣,有著不由自主地望向溫暖的光。
祖師又問:“既無父母,想是樹上生的?”
“我雖不是樹生,卻是石里長的,我只記得,花果山上有一塊仙石,其年石破,我便生也。”
祖師見他本是隻石猴,便取了個姓氏“猢”,猢字去了個獸旁,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陰也。老陰不能化育,於是,還是取了“猻”字。猻字去了獸旁,乃是子系。子者,男兒也;系者,嬰細也,正合嬰兒之本論。
菩提祖師門中有十二個字,分別是乃廣、大、智、慧、真、如、性、海、穎、悟、圓、覺十二個字,排到他正當是“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