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處安被眾人尊為雲師,若是現在仍藉機報復,那勢必將落了這一尊稱的名頭。
慢步上前,將謝安輕輕扶起,說道“你我本無恩怨,只是陰差陽錯之下產生了一點誤會爾爾,快快請起。”
謝安見雲處安如此作態,不計前嫌,心中的悔恨又深了幾分,感激涕零道:“我臨安得雲師,真乃一大幸事!”
“文采斐然,倚馬可待,又如此謙遜有禮。臨安真是出了個不得了的後生啊!”
就在這時,一群人前呼後擁而來,以一位儒袍老者率首,見其神色靈動,腳步穩健,更有一股儒雅之氣隨其而來。
此人正是大儒王學先。
一行人由內閣而出,恰好看見雲處安冰釋前嫌一幕,使其心中的溢美之詞更是斷不絕口。
眾人聽聞誇讚之詞,回首一看,原來是朝中大儒王學先,紛紛轉身作揖行禮道,“見過帝師王先生。”
雲處安並不是文壇中人,雖說此前未曾見過大儒王學先,但對於其名號依舊略有所聞,此時也是隨著眾人躬身尊敬一拜。
這大儒王學先年輕時即文采名揚四方,為先帝御筆欽點的狀元郎,更是當朝帝王年幼時的太傅,是為帝師!
其飽讀詩書、學富五車,更是滿腹經綸,治國之道為國所用。
讓雲處安感覺頗為玄妙的是,他隱約能感知到這大儒王學先身上有一種和他身上相同的氣息,是為才氣,但是卻遠遠不及自身丹田內的金縷書頁那般雄厚。
但能有才氣於身,定然是一位經道才華至極的人物。
“諸位請起。”
大儒王學先開口說道,那語氣中帶有的儒雅之息更是鋪散而來。
雲處安起身後望去,看見城主李晉投來欣賞讚許的目光,以及那張夢瑤頗為其俏皮地向他眨了眨眼睛。
雲處安倒是悄悄白了一眼回給張夢瑤,好似在問責,“你怎麼沒告訴我,來這裡還需邀請函?”
張夢瑤見狀則是微微吐了個舌頭企圖矇混過去。
“傳世之詩,絕世之作,天地異象!
上一回此般異象還是即記載於書中所言的百多年之前,他國之景。
沒想到老夫有生之年竟然能親眼見證如此景象!
更是見證了一位被文道認可的才子誕生!
前途無量啊!
我乾元國,得此才子,百年不衰,國運昌隆!”
大儒王學先很是滿意如此後生,挪步於雲處安身前,托起他的手,撫其背而言,褒美感嘆之詞絡繹不斷。
“處安,你是否願意入朝為官?”
深深地凝視著雲處安的雙眼,大儒王學先緩緩開口邀請而言。
此話一出,四周才子無不震驚!
帝師親邀,入朝為官?
這是何等殊榮!
要知道,他們這些才子想要博得功名,需要經過諸多次繁複的科考以及勘驗方可為官,若是為政一方,政績斐然,方可有機會入朝面聖。
這雲處安,竟是要一步登天!
不等雲處安回應,大儒王學先繼續開口道。
“乾元國立國至今,八百餘載。傳至當今帝王,已為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