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端午,更是凸顯熱鬧。
家家戶戶在門前掛以艾草,以示驅邪,翠綠的艾葉,盛以白米,用五彩絲線扎就。
一時間,粽葉飄香,充斥著大街小巷,一臉興奮的孩童們舉著甜香的粽子,走家串戶,小臉上還黏著米粒。
每年在端午這個時節,各家商戶的東家們,各個掌櫃也要給那老主顧們送去粽子,感謝一年的關照。
煙柳巷也是如此。
東家也會給自家的姑娘們送去粽子,還有紅包,也算是對於淪落風塵,飄零塵世間的她們一點關懷。
除了東家的關懷之外,還有客人們的打賞,各家姑娘們在端午這一天,也是互相攀比誰得賞的銀子多。
不過這粽子的好壞,還有紅包的大小,也根據這個姑娘們的等級而不同。
紅牌姑娘自是不差。
每年這個時候,個個東家都會出榜公示給姑娘們的恩賞,這上面主要是羅列了客人們給姑娘們的打賞。
有那好事者,又將這各家的榜單,匯總起來,加以排名,此榜也叫賞花榜。
賞花榜只羅列前一百零八名的姑娘,上了賞花榜得姑娘們,自是名聲鵲起,從此以後名利雙收。
那些身處底層的姑娘們,只要上了賞花榜,說不定就會一步登天,踏入紅牌姑娘的行列。
所以煙柳巷的端午節自是與別處不同,沾染了更多的銅臭味。
每年的端午前後,姑娘們更是卯足了勁兒,討好客人,以求更多的封賞。
往年的賞花榜,小百靈高居榜首,而今年的賞花榜,小百靈註定不在榜首,她已經出家了。
人們也是唏噓感嘆。
這世間之事誰又能夠說的清楚,道得明白。
賞花榜上也是城頭變幻大王旗,各領風騷。
賞花榜說好了是比拼姑娘們的受到的恩寵,也透著一股殘酷,更彰顯世人薄涼,喜新厭舊。
而這冷香小築,又將個各家紅牌姑娘聚在一起,端午前後又不得出去,也無從討好客人,這才見真功夫。
哪些紅牌姑娘是徒有虛名,哪些紅牌姑娘確實讓客人們惦記,一目瞭然。
這,無形之中又加重了她們的攀比之風。
今年賞花榜的榜首赫然就是天香樓的陳思雨,而她得到的封賞也最多。
思雨得到的封賞,居然有五萬兩銀子,這也就罷了,其中一名客人,專門從德福號打製了十個黃金粽子送去。
這可是把她們都羨慕壞了,再一次創了煙柳巷的紀錄。
這黃金粽子可是多少年沒見了,打造這麼一顆黃金粽子,都得耗費黃金三兩有餘。
每顆粽子耗費黃金三兩十顆粽子就是足足有三十兩,三十兩黃金可不是小數目。
訊息一出別說是驚動了煙柳巷,就連整個京城也驚動了。
思雨並沒有關心這些,一切都是馮媽媽打理,當她得知有人居然花費巨資給她打造了這麼多黃金粽子,十分的好奇,只是不知道此人是誰。
每顆粽子上這都刻有雪暮狂笑生這幾個字,顯然對方並不想讓知道自己名字。
送了這麼多的黃金粽子,如此大的手筆,還不讓那姑娘知道他的名字,這怕是也是絕無僅有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