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之夜,宮中張燈結綵。
太后特意請皇帝,到仙霞殿中賞月。
這座大殿,修建在靈湖水岸上,湖上設有浮橋,直通湖心小島,島上有個臨湖大殿。
在此大殿中,是宮中賞月的最佳去處。
一輪圓月掛在深藍色的蒼穹之上,周圍是繁星點點,月光的清輝灑在這,湖面至上。
圓月的倒影,隨波盪漾,波光粼粼間,好似浮光掠影。
月有陰晴圓缺,仍有悲歡離合。
似這團圓之日,又是多麼難得,對於整個人生來講,又有幾個中秋團圓之夜。
一家人完完全全在這月下共同賞月,就是一種幸福。
然而這世間向來這美好的事情並不長久,就好像這水中的倒影一般。
夜風吹拂,波光盪漾間,圓月的倒影就開始漸漸分散,好半天才聚攏在一起。
清風吹拂起,思雨的一顆心,漸漸的沉下,也沉入這冰冷的湖底中,無比的酷寒。
她想起了自己的母親,不覺悲從中來,臉上掛著兩行清淚,不自覺的流下。
旁邊的顧太子妃,果妃與蘇妃看得清清楚楚,個個幸災樂禍,連忙在一旁指給太后看。
“老祖宗,您快看一下思雨娘娘,她可一個人在那裡垂淚呢,只怕是一會兒皇帝與太子駕到,見她這樣會無端的煞風景!”
蘇妃在那裡得意洋洋的說道。
顧太子妃本想在一旁煽風點火,可是眼角的餘光卻瞅見了太后,眼神冰冷的看著蘇妃。
她心中大駭,連忙過去推了一下蘇妃,蘇妃也不是傻子,馬上覺得不對勁,收斂了笑容。
一旁的果妃,不明白太后為什麼這樣看著蘇妃,越發的茫然失措,只好在那裡繼續裝傻,一言不發。
就見太后深深的看了一眼蘇妃,問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幾乎嚇得蘇妃魂不附體。
“哀家聽說,你的母妃患有重疾,她一個人在京中,身邊沒有子女伺候,你父王又遠在宣府,儘管她身邊奴僕環繞,可是每日連個說貼心話的人也沒有,值此中秋之夜,萬家團圓之日,只怕是你母親一人,獨自身臥病榻之上,連看個月亮都是奢侈,你怎麼想?”
蘇妃聽了這話一下子慌了,前幾日母親的確想求她回去一趟,可是今夜馬上就要讓那思雨出醜。
她如何能夠錯過這一場精心佈置的大局,所以就婉言謝拒了,沒想到太后居然會在這裡等著她。
當下她當然無言以對,連忙跪下來對太后說道:“回稟老祖宗,自古以來忠孝兩難全,相信我母親也能夠理解,所以我情願在這裡陪著您度過這中秋月圓之夜!”
“忠孝兩難全,這句話怕不是對你講的吧,如果這句話從你父王口中說出,我還可以原諒,因為他畢竟為大明戌邊,守護著宣府門戶,他與他麾下的將士們,在這月圓之夜,孤守寒關,不得與家人團聚,這才叫忠孝兩難全,你不過是一個皇宮中的妃子,有你不多,無你不少,怎麼就不能回家看一看你那重病在床的母親!”
一番話說得蘇妃臉紅脖子粗,一下子無言以對,她怎麼也難以置信,怎麼自己的母親在京城當中,重病在床的訊息是如何傳播出去的?
又怎會讓太后得知?
她思來想去,一下子沒有了頭緒,而太后的問話,她又不能不答,萬分惶恐之中,一下子臉上陷入了慌亂。
她心想這可怎麼辦,今日這個大局,她可不能走!
顧太子妃在一邊也是心中暗暗著急,心中幾乎是把這蘇妃的家人問候了一個遍。
她心想這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怎麼蘇妃的家事讓太后知道了?
正在那蘇妃張口結舌,無以應對的時候,太后嘆了一口氣,面無表情的看著那水中圓月的倒影,對蘇妃說道:“準你十天的假,出宮陪你的母親去吧,現在,馬上!”
蘇妃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就是命令!
一場精心佈置的大局,還沒有開始,就損失了一個干將,可這蘇妃卻不得不走。
她只好對太后低頭謝恩道:“謝太后成全,臣妾現在馬上出宮!”
蘇妃只好謝恩,站起身來,倒退著出了臨湖大殿,經過顧太子妃身邊時,就聽到顧太子妃暗暗罵了她一句。
“你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快滾吧!”
蘇妃聽了這話無言以對,出了靈湖大殿以後,眼見嫣紅在一旁,與其它丫鬟說笑。
她上去不由分說抓住她的斷手,拉起就走,疼的那嫣紅,差點叫出聲來,卻不得不疾步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