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也完全明白,沈大學士的擔心,當場作出保證,不會效仿成祖,只為圖個虛名,平白耗損國力。
話說到這個份兒上,沈大學士也就沒有了反駁的理由。
其實他這樣做也是有苦衷的,如果主張此事的人,別的世家大族他肯定也會大力支援。
偏偏會是他的大兒子。
為了避嫌,他也只能提出反對。
而今一看朝堂之上,幾乎所有的呼聲都希望重開海禁,畢竟大明每年的歲入就那麼多。
一旦開放了海禁,將增加一大塊的收入,百官的俸祿也會水漲船高,又有誰不樂意呢?
所以,太子所提的這份奏疏,很快就透過了。
三天以後,開始發出詔令,重開船廠,重新找回當年那些能夠造大船的工匠們,重新招募水手。
還委派沈大公子給一個官職,市舶司司長,兼領泉州船務。
品級不高,權力不小,但是沈大公子幾乎是傾盡家財去辦這件事情。
這一切並不需要朝廷投多少錢糧,如此掙錢的買賣,早已讓世家大族們動心了。
紛紛慷慨解囊,入股了沈大公子的遠洋船隊。
思雨所投的將近百萬兩黃金,還算是少的。
詔書下發的當日,沈大公子高高興興的就將天香樓的產業。盡數轉移至思雨的名下。
如此一來,肖掌貴,與馮媽成了思雨的手下,直接對思雨負責,他們也是第一時間得到這訊息,以後也感到非常的震驚。
他們兩人沒有想到,沈大公子會將這如此掙錢的買賣,盡數於送給了思雨。
這在他們看來簡直是匪夷所思,難以理解。
但這並不影響他們怎樣經營,所有的一切都會照舊,只不過是東家換了。
至此天香樓每日的利水。都會存在思雨的名下,思雨自接手以來還沒來得及,出宮去天香樓看一看。
只希望哪天太子能夠恩准她才能夠出去。
至於這其中的事務往來,便都由小鹿和妙玉,可以自由出宮,來往於煙柳巷與皇宮之中。
思雨對於天香樓的管理,幾乎是完全放手。
她也見過了馮媽與肖掌櫃,呈上來的賬目,也明顯能夠感覺到,這賬目上,他們做了手腳。
雖然她深居於深宮之內,她也在煙柳巷中混跡過,馮媽與肖掌貴也不敢在賬目上做的,手腳改動太大怕她發覺。
但是思雨是何等精明的人,很快就發覺了。
然而她不動聲色,只是將馮媽與肖掌貴的股份各自抬高了一成,並用硃紅筆,勾出了賬目幾處不對的地方。
如此一來,既讓馮媽與肖掌貴不敢再對思雨有所欺瞞,也讓他們重新認識了思雨,再不敢在賬目上有絲毫的做手腳。
從今而後,思雨等於又有了一項,來錢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