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太師位列朝堂三公,可以講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朝堂之上,百官無不敢以左太師為馬首是瞻。
即使是當今皇帝,每次批閱奏摺,也只講三句話,“這奏疏左少保看了嗎?”
秉筆太監黃錦若講看了,皇帝指定回答:“那就按太師的意思辦吧!”
可若黃錦講,沒看,皇帝一定封還,“這奏疏還是先讓太師過下目吧!”
時日一長,朝中只知左太師,而不知有皇帝。
明面上是,皇帝怎麼說,左太師才怎麼做!
實際上是左太師怎麼講,皇帝怎麼批!
這天下其實是左太師的天下!
一時朝傾權野,左氏一脈,門生故吏充斥朝堂,或許無人知道當今皇帝,但無人敢不知道左太師。
他也身兼文淵閣大學士,太子太傅,太子少保,殿前行走,兼領國子監祭酒。
自明開國以來,集如此榮寵與一身的官員也只有一代名臣張太師,張居正可比。
而左明珠是左太師唯一的孫女,自幼嬌寵,更是目中無人。
偏偏她就喜歡沈家二公子,沈滄浪,而左太師也有意願與沈家結為親家。
可惜,沈滄浪十分反感左明珠,可又不便明確拒絕。
自己的父親沈易先任內閣大學士,僅排在左太師之後,近些年漸受皇帝信任。
兩人關係名義上是師生,卻又有分歧。
表面上是一團和氣,暗地裡互相提防。
而此時左明珠的出現,分明就是左太師用來對沈家的一次試探,一劑猛藥,十分讓沈家頭痛。
於是,無論從何種方向考慮,沈滄浪決定逃離京城這個是非窩,權力場,來到常山,自家的藥行。
這也是沈家一派的官員樂意看到的,因為左明珠在京城是出了名的嬌縱,想必她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可那已畢竟遠離京城,再怎麼折騰,哪怕天翻地覆,也與朝堂之上的互相攻伐完全脫離了關係。
果然,沈滄浪前腳去了常山,左明珠也一時任性,隨後而來。
沈滄浪秘密去了封龍書院,可左明珠也真是神通廣大,發動京城名媛,官宦千金小姐一齊找尋。
朝堂之上,俱是左派官員,哪家千金,名媛為了父親的仕途而不敢聽令。
所以儘管,沈滄浪逃到了一個鳥不拉屎的鄉野書院,也還是讓她找到了。
每日聚集在封龍書院門前的貴婦名媛又哪裡都是為了見沈滄浪一面。
沈家二公子也確實風度翩翩。,驚為天人。
而他們聚集這裡更大的原因則是為了,監督沈滄浪的動向,隨時,給左明珠報信。
而陳思雨偏巧不巧處在這風口浪尖之上。
那一日,沈滄浪攔住陳思雨的情景,偏就讓那些名媛看到。
左明珠生疑。
便命令隨從一路跟隨思雨回家,也早已把她的底細打探清楚。
當她得知思雨女扮男裝的事實,更是一腔怒火全發到了她身上。
此時的思雨最為無辜。
她整個人被嚇得渾身瑟瑟發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