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面中,戰機呼嘯劃破雲層,航拍鏡頭尚未新增特效。
可那種壓迫感,已經如洶湧的潮水般撲面而來,直令在座高管屏息,感受到了那種的衝擊力。
&nondo那邊,要求繼續追加預算。”
見到大小王總微不可見的點了點頭,特效總監打蛇隨棍上。
“還要追加?”
葉寧皺起了眉頭。
專案剛開始,他曾提議將特效製作放在視界傳媒。
奈何公司內部阻力頗大。
大家是對手好不好?
把重要的特效環節交給對家,到時候整出個五毛特效怎麼辦?
&nondo,也是好萊塢那邊的頂級特效公司。
參與制作過《鋼鐵俠2》、《飢餓遊戲》等多部好萊塢鉅製,在國際上享有盛譽。
在當下的影視圈,許多人對好萊塢特效公司還存在著一層厚厚的濾鏡。
總是翹首仰望,覺得高大上。
但根據葉寧多年的從業經驗,國外特效團隊都技術固然先進。
可最終出來的效果,卻往往要打個問號。
原因很簡單。
好萊塢的頂級特效團隊,手頭通常有好幾個專案同時運作。
相比其他動輒上億美元投資的好萊塢大製作,他們投入到國產電影上的精力必然有限。
說難聽點,那些白皮大多是傲慢、敷衍的態度。
“葉總,您也在這行做了這麼久,應該知道,做特效,就是燒錢。”
特效總監滿臉自信,口中振振有詞,
“周餘棠的視界傳媒,論資質跟經驗,肯定沒辦法跟Pixomondo比,到時候成片的效果,只會更好。”
“《湄公河行動》能拿二十億,證明主旋律商業大片這塊市場潛力很大,值得投入。”
又有幾個華宜的元老級人物紛紛開口,葉寧見狀,便不再多說什麼。
每個圈子都有其遊戲規則。
像華宜這麼大攤子,內部山頭林立。
利益更是錯綜複雜,就這特效一塊,水深得很。
“一分錢,一分貨,是這個道理!”
“那就繼續加大投入。”
大部分高層都表示贊同,最後還是大王總站了出來,大手一揮,果斷拍板決定:
“宣傳部門去對接空政,先拿出具體方案來,《空天獵》鎖定今年的國慶檔。”
大王總屈指成拳,用力敲了敲會議桌:“營銷預算不設上限,我要.通吃今年國慶檔!”
散會後,包括兩位王總在內,公司高層人人喜笑顏開。
去年《湄公河行動》票房大爆,參與出品公司的股價一路狂漲。
現在一部大爆電影,除去了票房層面的收益,更加可觀的是能夠帶動資本層面的收益。
葉寧陪著笑了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