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皓也是實在人,張嘴就問。
“額,我的想法可能不太成熟。”
大劉瞥了眼坐在主位上的周餘棠。
剛手機響了,他正低頭回訊息,抬頭笑道:“沒關係,今天主要探討探討,大家暢所欲言。”
“那我就隨便說了。”
大劉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語言,斟酌道:“其實,我的理解,跟電影,是兩種不一樣的文化載體。
想要塑造一整個宏大的科幻世界,可以多視角展開,做很多鋪墊,這點是不受限制的。
做電影的話,各位都是專家,我不太懂。
但整個裡邊的世界觀,要放在一百多分鐘的電影裡面全部展開,這就很困難。
寧導的本子,改動頗大,看起來跟原著好像沒多大關係了……”
“呵呵。”
寧皓撓了撓頭,嘿嘿一笑:“味道不太對,到時候,還得改……”
外星人那只是開胃菜,重頭戲還是江東家的《流浪地球》。
“這個切入點很有意思……”
大劉捧著平板,看入迷了。
面前的平板上,不只是《流浪地球》的劇本。
甚至還包括了一整個契合故事世界觀背景設定集。
從1997年到2075年,將近百年的編年史,涉及了未來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多達數十萬字的內容。
“能做到這種程度,真的厲害。”大劉豎起大拇指。
“是周總面子大。”
郭凡笑了笑:“請動了中科院的教授幫忙。”
“那也很不容易了。”
大劉發自內心的由衷讚歎,加入到了劇本的討論中。
他的原著,其實還不到3萬字。
而這個編年史裡,連壓縮蔬菜包、鶴嘴挖掘機、重聚變反應堆等道具清單都有具體的繪圖描述。
還特麼推測出了包括引力地震、永日、雪霧等未來可能出現的自然現象……
有理有據,設定細緻到令人髮指,儼然構建出了一個新的世界。
面對太陽氦閃爆發的滅世之災,人類決定組成聯合政府,並給地球裝上發動機,透過動力,將地球推出太陽系。
在宇宙中實施時間長達兩千五百年的流浪計劃,找尋新的星系作為人類的家園。
宏大的故事,落腳點卻在於天朝式的家與父子情感。
兩段情感對映,能與宏大的人類與地球敘事形成對比,無疑更加震撼。
大劉的反應,也在周餘棠意料當中。
要做屬於天朝的科幻電影,談何容易?
在此之前,整個編劇團隊已經為之在背後默默努力了兩年。
或許有人不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