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如頒獎典禮過後媒體所說,港圈的演員青黃不接,連提名都湊不齊,簡直就是個笑話。
香港演員王菀之一個人分別以《金雞sss》、《分手100次》、《百變愛人》拿了三次最佳新人提名。
包括了由她演唱的最佳原創電影歌曲,以及最佳女配角提名。
這也是金像獎歷史上,第一次有人拿到金像獎最佳新人獎的同時,再將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收入囊中。
反正來來回回就是劉清雲,古校長,渣渣輝這些人。
今年熱心市民劉清雲又拿了一次香江金像獎影帝。
倒是趙燕子,憑《親愛的》擊敗了周公子,湯維,十三妹拿到了金像獎影后。
周餘棠的《赤伶》拿到了最佳編劇大獎,蘆葦親自登臺領了獎。
最佳影片同樣沒有懸念的花落《赤伶》,這部電影的監製兼製片人韓三坪再度露了臉。
從位置上退下來以後,韓三坪久未在臺前露面,只在中影集團掛了個顧問,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編劇金獎上。
依舊是一身板正的中山裝、寸頭,滿面紅光的小老頭上臺捧回了獎盃。
期間還放了一段周餘棠預先在劇組錄製的獲獎致辭vcr,引得滿堂掌聲。
最佳導演則是被許鞍畫的《黃金時代》拿下。
《竊聽風雲3》除去拿下了影帝之外,曾江擊敗了寶鏹、吳勐達、林鱈、方忠信拿下最佳男配。
連吳白鴿的《太平輪·上》都分到剪輯獎,國際章都直接繃不住了,在微博上發表了評論:
“不可思議啊.”
當天金像獎頒獎典禮結束以後,香江媒體哀鴻遍野,
“純正港片的出路在哪裡?難道真的氣數已盡?”
“香江金像獎已經被內地電影入侵,可悲,可嘆!”
“能怪誰?自家的電影,都是矬子裡拔大個兒,連提名都湊不齊。”
“要我看,香江金像獎還是保守了,影帝、最佳導演憑什麼不給周餘棠?”
“.”
香江本地影視人感慨黃金時代的輝煌難繼,還有內地網友少不得陰陽怪氣,吵得很是熱鬧。
誰也不是傻子。
有很大一部分香江影視人,其實對於內地都是抱著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
現在,兩邊地位漸漸地倒轉了過來。
那邊日暮西山,內地卻是如朝陽東昇。
“演員補妝,各部門準備。”
“現場,安靜。”
孫浩坐在導演椅上,隨著耳麥裡傳來了各部門準備就緒的聲音,揮手示意,副導演拿著大喇叭在喊話。
很快,1號攝像機給到了周餘棠的俊俏無比且面無表情的特寫。
今天排的是那場太子京都叛亂,小范大人就站在一口棺材上邊,仿效龐令明抬棺而戰。
原著裡說是太子與秦業集結三萬叛軍,直逼皇城。
電視劇自然不能這樣拍,但這場大戲也用到了幾百群演。
“周餘棠在哪?”
“在那在那!”
“我擦,這比好帥。”
“叛軍們”素質不一,他們都是見慣了明星的群演,可眼下遇到周餘棠這樣的神仙咖,卻也難免有點激動。
一個個都踮起腳、遠遠的看江東大都督,興奮之情,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