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今天還卑微如塵埃的我。
早晚有一天。
也能夠成為比星星還要閃耀的存在。
……
國師自三槍之後,連續幾部電影口碑跌落,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他的江湖地位仍然不可撼動。
《狩獵》殺青的訊息,很快就上了頭條,不但圈內圈外都在關注,連柏林電影節的選片人也提前上門。
“那就送柏林吧,《驚天魔盜團》後期做得怎麼樣了?”
“還在做,還要段時間,馬上得去百花。”
老謀子本身跟柏林頗有淵源,周餘棠也對柏林電影節很有好感,畢竟人生第一次三大之旅,就帶回來一座獎盃。
張毅謀還是鴨舌帽加上黑色polo衫的經典套裝。
略微過問了倪霓的事情,安慰了幾句,也就沒有再放在心上。
大家都是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做決定的權利,他當時託周餘棠把倪霓從火坑裡撈出來,已經很夠意思了。
倪霓也不打擾這兩人談事情,悄悄退至一旁,替周餘棠整理工作手機上的訊息。
國師手撐著下頷,陷入沉思,很快就沉浸在自己的電影世界裡。
《狩獵》這部電影,也是典型的古典主義敘事結構。
從開場的電影中角色、地點等的鋪陳介紹,再到劇情發生衝突,接著遇到轉折點,改變劇情方向,開始解決故事主要矛盾,直至電影落幕。
結構相當清晰。
雖然跟《搜尋》類似,講的也是輿論,但是題材不同,表現形式與故事核心也不同。
因為小女孩的一句謊言,差點毀掉一箇中年男人。
周餘棠大致過了遍《狩獵》的鏡頭。
國師依舊寶刀未老。
在《金陵十三釵》後,大概也想著證明自己,這部電影裡對於色彩的運用和表現力,對形式感的探索,完全是他巔峰水平。
“感覺怎麼樣?”
老謀子對於周餘棠的意見也是頗為看重。
想了想,周餘棠給出了回答:“很壓抑。”
是的,看了國師拍攝的鏡頭,最大的感受就是壓抑。
讓人喘不過氣的壓抑。
正如最後那段鏡頭,那顆不知道從何而來的子彈,幾乎是擦著張頌紋的腦袋過去,打在了他身旁的樹上了。
“你看見是誰開的槍嗎”?
“沒看見,他在制高點,他在陽光下。”
帕斯卡爾在《思想錄》中寫過這樣一句話:實力,而非輿論,方能稱雄世界;然而,輿論卻能瓦解實力。
現實生活,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