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斯·愛德華斯眼中閃動著興奮,上來緊握著周餘棠的手:“來自東方的奇蹟大導演,很高興認識你。”
“我也是。”
周餘棠也打量了這傢伙一眼。
戴著頂導演標配的鴨舌帽,一身純黑t恤搭配牛仔褲,笑容陽光。
只是有點熱情洋溢過頭,感覺這傢伙多少有點社牛。
不過兩個人也很聊得來。
周餘棠編劇起家,這個傢伙也是個全能型人才。
能自己寫劇本,親自掌鏡,親自錄音,甚至對於美工和特效製作也很擅長。
倒也難怪。
沒兩把刷子,怎麼可能操盤哥斯拉、星戰那麼大的專案?
幾位主演都紛紛上前打了招呼,除去了甜美可愛的奧妹之外,給周餘棠印象最深的便是《絕命毒師》裡的老白布萊恩·科蘭斯頓。
這回他不創業賣麵粉了,在戲裡演的是名科學家,也是男主的父親。
周餘棠在劇組這邊待了一下午。
觀摩了加里斯·愛德華斯的工作模式,這部電影同樣也是特效為主,整個視效團隊的工作人員七百多人。
比起《鬼吹燈》要少。
周餘棠動用了很大的資源在《鬼吹燈》的特效上面。
包括了外包人員在內,整個視效團隊攏共近千人。
這是真的在瘋狂燒錢。
但周餘棠覺得值得。
做商業大片,尤其是頂級特效大片,有很大好處。
首先就是視界傳媒的特效團隊能力提升,其次連國內一些外包公司的特效從業人員,都能開闊眼界,積攢經驗。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是在快速推動中國特效行業的進步。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周餘棠一直信奉這句話。
以前條件不成熟,周餘棠只能默默進步。
直至今日,他還在進步,只是他掌握的資源,已經能為中國電影行業做一些正面影響的事情。
晚上劇組收工,晚餐過後,周餘棠給倪霓跟陳曦放了假。
也當著劉施施的面,義正言辭的拒絕並且斥責了鮑勃這老壁燈不著調的酒會放鬆安排。
咱是根正苗紅的中國導演,還能經不起資本主義的糖衣炮彈的考驗?
當晚住進了劉施施的房間,正是小別勝新婚。
在劇組施施還能按捺的住,到了酒店,就讓周餘棠體會到了什麼是似水柔情。
來時正是淺黃昏,吃郎君做到二更深。
芙蓉脂肉,貼體伴君,翻來覆去,任郎了情。
度過了一個心情愉快的夜晚,劉施施肉眼可見的容光煥發,繼續投入到劇組拍攝。
她的檔期比周餘棠還忙,這邊的戲份預計在九月初殺青,之後又要直接無縫進組國師的《歸來》,期間還要有幾組雜誌封面拍攝。
那部《調音師》因為曹寶平忙著做電影后期的緣故,還得往後再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