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放出來沒多久,這回新片《浮城謎事》本來就已經被稽核打回去重做,好不容易過審,成為了今年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的開幕片,也是唯一一位入圍官方單元的華語片。
結果又管不住自己的嘴巴了。
“這人有點一根筋!”
周餘棠在戛納遇到了賈科長,說起這事的時候,賈科長也是有點鬱悶的搖了搖頭:“他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理論,電影不需要宣傳,好電影自然有人看。”
“那按他的理論,為什麼要接受採訪?”
周餘棠輕聲笑道:“現在再好的電影,不做宣傳營銷,根本沒人關注。”
“時代發展太快了,如果抱著以前舊的眼光來看,那麼肯定要被淘汰。”
賈科長嘆了口氣:“在兼具藝術性跟商業性這方面,餘棠伱是國內做的最好的。”
《搜尋》這樣一部現實題材的文藝電影,柏林沖獎,版權大賣,國內票房還能狂收4個億。
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
也不只是賈科長,國內那些心高氣傲的文藝片導演,都很服氣。
娛樂圈很現實,終究還是拿成績說話。
在身旁的劉藝菲薄唇輕輕挑起了一個好看的弧度。
她聽到別人誇周餘棠,比誇自己還開心。
“我也是在摸索中前進。”
周餘棠謙虛的說道。
他從來沒有覺得自己已經成了大師。
像國師、姜聞、賈科長還有墨鏡王這類能在國外拿獎的導演,都有自己的看家絕活。
周餘棠跟這些人來往,也是一直在學習汲取他們身上的優點,持續保持進步。
這次好不容易逮住了姜聞,拉著他在參展區這邊聊了大半天,自覺得受益匪淺。
邊說邊聽著李爽彙報工作,這兩天又談下了幾家片商,就連淡定的李爽臉上都難掩喜悅之色:“餘棠,算過了,《花束》至少賣到一千兩百萬刀,霓虹那邊如果走買斷方式,總價格可能超過1800萬美元!”
“霓虹不買斷,走分成,跟那邊談好了。”
周餘棠想了想,直接做出了決定:“其他地區的價格差不多就給了吧。”
其實東亞都屬於一個文化圈,這部《花束》原時空在霓虹電影市場瘋狂亂殺,周餘棠當然不可能為了眼前幾百萬的蠅頭小利放棄分成。
“好,我去談。”
李爽很爽快的答應,帶著手下團隊去接洽片商。
姜聞全程都在旁邊聽著,等說完事,才開口。
他表達自己情緒的方式很是直接樸實,就兩個字:“牛嗶!”
他心裡也有些感慨,當初見到周餘棠時候,他跟俞飛虹一起。
當時他遠沒有如今之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