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的總票房艱難走到了1.38億,徹底淪為了賀歲檔的炮灰。
……
娛樂圈裡總少不了拉踩。
小明星想要拉踩有名氣有作品的前輩上位。
導演圈子同樣也是如此。
只要同期拍攝題材相近的電影,免不了會被媒體拿來比較。
陸釧跟李仁剛就是如此。
這回李仁剛在賀歲檔被暴打一頓,好些天沒搞事的陸釧跳出來幸災樂禍:“早說了,慢工才能出細活。”
“尤其是鴻門宴這樣的經典歷史,我之所以拍得這麼慢,就是為了完美的還原這段歷史……”
“等《王的盛宴》上映,大家走進電影院,看了就知道什麼才是真正的經典……”
……
拍戲之餘,周餘棠帶著劉藝菲去電影院包場看了國師的《十三釵》。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好電影。
但是比起《辛德勒的名單》那樣的經典顯然有段距離。
影迷提到《辛德勒的名單》,腦海裡想到的是小女孩身上那一抹觸目驚心的紅。
但《十三釵》,影迷們期待的大概是電影1小時59分鐘的那段船戲。
“小周,倪霓好看嗎?”
看完了電影,從電影院出來就問,劉天仙若無其事的問道:“網上都說她穿著旗袍,風情萬種,你覺得怎麼樣?”
“我覺得,小劉同學穿旗袍更好看。”
對於這姑娘的小心思,周餘棠拿捏的很到位,眉毛稍稍上挑,化被動為主動:“不如,你也買一套,下次我們可以用?”
“用伱個頭啊!”
劉天仙又羞又惱,抱著周餘棠的手臂,只覺得有些疑惑:“為什麼要設定這樣一段戲呢?”
“都特麼的怪張大炮。”
周餘棠聳了聳肩膀。
這鍋還真得扣在張大炮身上。
強行加了這麼一段突兀的船戲,除去了充當電影宣傳的噱頭的作用外,還成功拉低了這樣沉重題材的格調。
劉藝菲宛如一個好奇寶寶:“小周,我聽說這部電影還入圍了金球獎的最佳外語片獎,有機會拿獎嗎?”
華人導演,能夠在好萊塢那邊拿過金球獎提名的,也就是陳鎧哥跟李鞍了。
國師在圈內的地位毋庸置疑,劉天仙對其也是相當的尊敬。
“拿獎,哪有那麼容易。”
周餘棠不由得莞爾,搖頭失。
拋開電影質量不提,都沒有在那邊做相應公關。
憑什麼拿獎?
不過國內確實,也有不少媒體討論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