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餘棠微微點了點頭,坐著跟王寶鏹聊起這部電影。
韓傑其實不是突然冒頭的文藝片導演。
從畢業一開始,他就追隨老鄉賈樟柯幹,先後擔任過《世界》、《三峽好人》、《無用》等影片的副導演。
都是老鄉,相互幫襯,他跟賈科長的交情自然不用多提。
2006年的時候,韓傑執導了自己的長片第一部作品《賴小子》,豆瓣評分7.4,算是個不錯的開局。
寫了這個《樹先生》的劇本,演員都找好了,就準備找賈科長幫忙拉投資。
誰料賈科長今年很忙,跑到國外拍紀錄片,只能等他回國再談這事,沒想到寶鏹幫他找到了大老闆。
他的夢想,周餘棠的刮刮樂。
很爽快就給他打了兩百萬。
那還猶豫什麼?
直接開幹。
王寶鏹紅到發紫,他打骨折接這部戲,那也是很有藝術追求的。
為了演好樹先生這個角色,他今年基本上沒接戲,回老家農村,邊琢磨角色,邊幫忙幹農活,在大太陽底下毫無保護措施地整日勞作,將面板曬成農民特有的黝黑。
之前從不抽菸,極少喝酒的他,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內煙不離手、酒不離口。
一天至少抽掉三包煙,飯桌上頓頓要喝些白酒。
更讓周餘棠驚訝的是,王寶鏹不止是外表大變,甚至就連他的體態造型,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拍了拍王寶鏹的肩膀,周餘棠佩服的嘆了口氣:“寶鏹,好好演,拿個影帝回來。”
“嘿嘿。”
王寶鏹眯著眼,咧嘴一笑:“我能演好就行,你今晚有希望拿視帝。”
“看運氣吧。”
周餘棠笑了笑。
金鷹視帝,其實嚴格來說,並沒有這個獎項。
當初國內娛樂化商業化剛起步,頒獎典禮的最佳演員也只是為了表彰演員。
也沒有所謂的視後影帝之類的說法。
這是受港臺娛樂文化營銷影響,隨著影視圈逐漸娛樂化商業化,這個叫法最終被廣泛接受。
金鷹改制以後。
觀眾喜愛的演員獎,發的是金盃。
最佳表演藝術演員獎是金鷹節藝術獎,最具人氣演員獎是金鷹節人氣獎,獎盃都是水晶杯。
所謂的金鷹視帝與視後。
一開始是同時獲得“觀眾喜愛的演員獎”金盃、“最具人氣演員獎”水晶杯、“最佳表演藝術獎”水晶杯。
三個獎盃大包攬,就是毫無爭議的金鷹視帝/視後。
現在是觀眾喜愛金盃+最具人氣水晶杯兩座獎盃,官方認證視帝/視後。
王寶鏹前年就憑藉著《士兵突擊》拿了觀眾最喜愛演員金盃+最佳人氣水晶杯,證道金鷹視帝。
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