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餘棠沒有搞什麼釋出會之類的噱頭,他剛剛從南韓活動歸來,人氣暴漲,已經有不少關於他自導自演的電影即將開機的新聞。
在曝光已經足夠的情況下,前期沒有必要過度營銷,後期光線那邊的宣發才是關鍵。
不過。
儘管如此,還是有不少家媒體記者自發性的到了拍攝現場。
周餘棠安排了李爽去應付一下,轉頭就投入了正式拍攝。
京城某學校。
拍攝現場。
還沒開拍就出現問題。
周餘棠指揮著場務搬動教室裡的桌椅:“這個書桌,搬出去,去倉庫再找,我要做舊一點的感覺,椅子也是……”
“周導,有沒有這個必要哦,手下兄弟都已經搬了三趟了,差不多OK了吧?”
邊上一個叫做張海的胖子在叫苦。
他梳著油光鋥亮的大背頭,臉上橫肉堆生,肚子圓的像個球,襯衫艱難的塞進褲腰,手裡拿著個鱷魚皮包,有點時下流行成功人士的風範。
這是劇組的藝術指導。
“沒聽清楚我說的話?”
周餘棠冷冷的看著他。
張海一雙眼珠子滴溜溜亂轉,也在打量周餘棠神色。
兩個人似乎在進行一場悄無聲息的交鋒。
“按我說的做。”
周餘棠拿著對講機,神情平靜朝著張海道:“需要我再複述一遍要求嗎?做舊一點的課桌椅子,要求有年代感。”
“.好的周導,我去安排。”
張海本來張了張嘴,還想多說什麼,但是看到周餘棠的表情,心裡竟然沒來由的泛起一股冷意,終究沒選擇硬剛,灰溜溜的去做事了。
“光線安排的,聽說是那邊某高層管理的小舅子,混子一個。”
林良師兄在周餘棠身邊輕聲道。
“別管他,繼續做事。”
周餘棠瞥了一眼,看到個嬌小的身影在黑板前殷勤的忙碌著,有些訝然道:“趙麗影,你在做什麼?”
“周導。”
趙麗影手裡拿著個板報素材書,那張包子臉帶著笑:“今天沒我戲份,也沒事做,就按照你的要求寫板報,以前在學校老師都讓我寫板報。”
《那些年》前半部故事背景主要發生在高中,外景不多,基本上都是在教室裡完成,所以這個拍攝地點的選擇非常重要。
背景設定是九十年代末的高中學校,不能給整出一個太過現代化的嶄新教室,這個拍攝場地也是周餘棠精心挑選的。
教室裡。
黑板右側總是寫了明後天班級值日表跟奮鬥標語:駕馭命運的舵是奮鬥。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
此時,距離高考還有XXX天。
這個觸目驚心的XXX,每天都在倒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