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病情進入最後一個階段,患者已經徹底失去以前的理智,會隨時發瘋。
可奇怪的地方在於,患者並不會忘記自己的社會關係,只是她會以另一種社會邏輯和三觀跟以前熟悉的人相處。
這是很多精神病的真實寫照。
看的足夠多的話,甚至會覺得他們是不是其他人“穿越”、“奪舍”了。
但他們並不會莫名其妙的變得會法術、能夠預知未來等等。
所以目前,這依舊是一個醫學難題。
這個劇本,主要講的就是顏小團的精神病爆發之後,男朋友季澤光不離不棄,甚至為了讓女朋友接納自己,選擇在女朋友發病的時候陪她一起假裝發病的故事。
可季澤光怎麼都沒有想到,自己某一次陪女友“一起瘋”過之後,警察竟然找上了門來。
……
這邊熱火朝天的準備選角。
好萊塢那邊,經過辛彩潔的努力,《聊齋》成功上映。
很多人都沒想到,這種種花古典風的作品,竟然能被外國人接受。
《聊齋》北米上映之後,票房和話題度一度堪稱火爆。
外國人看這部片子就一個目的,感受特效加持下的東方仙術!
這就和很多國內影迷看好萊塢爆米花特效大片的時候,主要是為了去看特效一樣。
都是視覺盛宴。
東方打鬥,在九十年代就已經成為了種花電影走向世界的名片。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種花影壇推陳出新,打鬥動作和威壓、特效的配合已經堪稱完美了。
而且套招的精妙,也是西方動作片模仿不來的。
一拳頭打過去再過癮,也沒有一連串花哨動作吸睛。
但有一說一,某些片子在這方面又做的太過了。
整部片子全都是這種打來打去,再精妙的動作,你太快了,觀眾也看不出精妙程度了。再精彩的打鬥,太多了,也就讓人乏味了。
這和特效的運用是一樣的,在細節和技術上過於吹毛求疵,反而會影響影片質量。
所以很多大秀打鬥的片子現在越來越不吃香。
不是大家不喜歡精彩的套招,而是大家實在是頭暈跟不上啊。
而《聊齋》中,這些度的把握就很好。
加上一些神奇的東方仙法的手訣,一度引發了很多北米中二少年的模仿。
而且最讓北米觀眾欣慰的是,這竟然是一部《天堂街五號》的前傳!
它解釋了天堂街的由來,給出了歷史根據和影片資料。
就和很多好萊塢大片拯救地球的時候編纂的某些歷史一樣,這樣的歷史會無形之中引導觀影者對種花產生認可心裡。
一部兩部無所謂,但《聊齋》這樣的影片多了,國際社會很難不接受種花文化。
這部片子讓官方看到了傳統仙俠電影的戰略意義!
在北米,《聊齋》在沒有大力宣傳的情況下,獲得了一點五億米元的總票房,算是非常不錯了。
這些錢對雪國娛樂而言,那都是大風颳來的,不費事兒。
悠悠甚至也都跟陸陽學了一首新歌:
撿錢了撿錢了,我不知道怎麼花!
左手一個諾基亞,右手一個摩托羅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