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陽行或不行,只是花邊新聞。
若非有林夢瀾、姜茴、何安琪這些大流量,大眾甚至都不稀罕討論。
這些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陸陽讓蘇小魚查一查龐澤恩這個事,居然還真的查出了一些成果。
你猜怎麼著?
龐澤恩和天策即將合作!
合作專案是一部校園青春愛情題材的小成本電影,叫做《那年,高三》。
陸陽看著蘇小魚查出來的這些業界新聞,一邊回憶自己腦海中關於《那年,高三》的相關資訊。
這部電影竟然是天策出品的?
難怪天策能成為當初的第五巨頭,業務能力還是可以的。
如果不出意外,《那年,高三》將會成為今年票房前三的電影。
然而它只是一個小成本片子,可以說盈利在今年的一眾電影中,是最多的。
不僅票房很好,這部電影的口碑同樣爆炸。
甚至因此而開創了一個嶄新的電影分類——校園青春愛情電影。
《致青春》、《左耳》、《同桌的你》、《那些年》、《我的少女時代》等等,都隸屬於這個分類。
而開創者,就是《那年,高三》。
不少有導戲意向的大咖,都是透過這種小成本片子轉型成為成功導演的。
很多小公司都是靠這個分類的片子一炮而紅從而發跡的。
事實上,陸陽自立門戶的打算中,就有拿校園青春題材的電影打響第一槍的打算。
只不他當時沒有考慮《那年,高三》。
不是因為這部戲不夠好,而是因為陸陽之前做準備的時候,就看到了這個名字。
既然已經有名字了,安全起見,陸陽肯定是找那些還沒有面世的作品。
不過,如果這部電影是天策的話,那麼陸陽,還真的有了一點想法。
畢竟有自己人不是。
……
天策,會議室。
霍雪兒接到田總參加會議的通知,不,是邀請的時候,她多少有點懵。
田總把她排擠出了公司決策層,這不是什麼秘密了。
可為何這一次,在公司接下來最重要的專案的關鍵會議上,田總要邀請霍雪兒呢?
“霍總來了,好,那會議正式開始。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是接下來的《那年,高三》專案的相關事宜……男主角的話,目前確定的是龐澤恩,他比較年輕,形象也符合劇本的要求以及當下年輕人的審美……而且他在內地和香江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一位副總侃侃而談,他是這個專案的負責人。
“霍總怎麼看?”田總主動cue到了霍雪兒。
霍雪兒本來不想說什麼的。
但一想到龐澤恩多次和陸陽及旗下藝人發生過矛盾,她多少有點不爽,於是開口道:“龐澤恩在香江的風評其實並不好,前段時間有狗仔從他的私人醫生那裡挖到了一些猛料,他可能男女通吃……這個訊息傳出去的話,對他的人氣會有很大的傷害。”
“另外,他在內地紅起來的方式也並不光明。雖然從資料上看,他的熱度很高,但實際上用的卻是最低劣的蹭熱度的辦法,他的熱度,起不到真正導流的作用。”
“所以,我個人不建議選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