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拍攝是一個相對漫長和完整的過程。我們以往呈現給大家的只是最後一步,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尤其是網路的便利,其實我們可以給大家的東西更多了。
專案籌備、角色選擇、拍攝過程等等,都可以有更多人一起來參與。將影視的概念放大,影響更多人,娛樂更多人,傳達更正確的觀念,這些都是我們之後想做的。
秦有容:陳寶道老師的觀點讓人耳目一新,我本人受益良多,相信讀者們也是如此。那麼寶道老師還有什麼要囑咐給我們廣大讀者的嗎?
陳寶道:對讀者我沒有任何要求,相反,對我們的影視行業從業者,我是有期望的。前段時間,官方公佈了某些管理條例。
再次,我以電影人協會會長的身份,再一次鄭重提醒所有的從業者,我們一定要重視官方的任何規則制度。只有在符合管理辦法的條件下的發展,才是真正有益的、可持續的……
這段採訪不僅在《品格》的第二頁有文字版記敘。
在《品格》官方V博上,更是有原版的影片採訪。
瀏覽量、點贊、評論、轉發,都起碼超過了十萬,流傳度非常廣。
畢竟,這是陳寶道老師當選會長之後的第一次露面。
在當月銷量出來之後,全行業都震驚了。
因為這一期的《品格,女人》居然再創記錄,打破了之前的百萬神話,把銷售數量再次提升了一個維度,全月累計銷售一百五十萬本!
這是真正的銷售神話。
是《品格》的神話,也是陳寶道的神話!
而對於陳寶道的這段採訪,不同的人有不同見解。
部分傳統的時尚雜誌使用者看了之後,無一不在感慨:“為什麼老孃傍的大款就是豬頭人身?為什麼不能有陳寶道這樣的容貌和氣質?越看越糟心!”
沒錯,這些大都是傍大款的小三。
也有女強型使用者看後嘀咕:“陳寶道的穿搭簡直絕了,簡約而不簡單。還是應該按照他這樣的風格給老公買一身。”
也有一些被這一次“跨界”封面吸引過來的人,從而關注到了《品格,女人》。
更有一部分追尋“會長大人”腳步過來,聆聽教誨的馬屁精們。亦或者是希望透過目前為數不多的諮詢瞭解到陳寶道的性格和觀念,從而努力靠攏陳寶道的實幹派。
還有一小部分對陳寶道所言嗤之以鼻的人,這些人基本上就都是大佬了。一方面對陳寶道的身份並不認同,另一方面陳寶道最後所提的那個所謂的管理辦法,損害的正是他們的利益。
……
“我看寶道是飄了!”馮導在某私人場合道,“真以為這個點官方會一直抓下去?麻蛋,也就是他運氣好,碰上這個條例的頒佈,不然現在輪得到他在電視上說來說去的?”
“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有人附和。
“按照以往的規律,下個月估計這個管理辦法就沒人搭理了。”
“你是說,下個月你就準備繼續按照以前的規格整了?”
“是啊,我下個月要開兩部戲,按照管理辦法來整,少賺不少錢呢!”
“這個事兒……我勸你們還是穩一手。”紅姐喝了一口茶,起身走人,只留下一句,“最近半年,我是不會讓旗下藝人和有這種行為的公司合作的,諸位多見諒。”
滿屋子的人,看著紅姐的背影,有人不解,有人憤怒,也有人驚疑不定。
包括馮導都在氣紅了臉之後思索。
紅姐這是不是聽到了什麼風聲?
難道……這一次的這股風,還會繼續吹?
真要是吹,又會吹向何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