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這麼說,不管陸陽的重心在誰哪裡,但其他人的發展始終都沒有停滯。就這一點,我其實是佩服他的。”
“這也對,不過有一說一,跨行業太頻繁,真的就不太對了。”
“嗯,隔行如隔山,電視劇、歌壇、電影、綜藝,雖然都是娛樂圈,但其實完全屬於不同的分類。陸陽在其中反覆橫跳,這實在是有些沒有規劃了。”
“我覺得啊,他就是看中錢,哪個給的錢多,就去哪裡,辣雞經紀人!”
“過於囂張,覺得自己什麼行業都能搞定,總會出簍子的,看著吧。”
“我反而覺得不是錢的問題。《那年高三》下映之後,聽說有資本找到了陸陽、姜茴等主創,希望他們能夠繼續參與新的電影專案,比如說新的校園電影,或者說《那年高三》第二部等等。但陸陽好像都拒絕了!”
“呵呵,未必是他不想賺錢,有可能是他想等資金鍊回籠之後,自己一個人投拍,一個人賺。”
“應該是這樣了,心口太黑。陸陽會遭報應的。就說最簡單的一點,要是沒有白馬影業那麼硬的院線安排,他這部電影未必能破八億票房。”
“白馬影業最近安排了兩個校園青春片的專案,都沒有雪國娛樂參與。看得出來,白馬影業不想帶陸陽玩了!雪國娛樂下一個專案鐵定完蛋!”
“這就是吃獨食的下場,連以前的合作伙伴都分道揚鑣了。”
雪國娛樂在《那年高三》之後居然沒有馬上開啟新的專案,他們拒絕了眾多合作者的邀請,尤其是一些很有誠意的邀請。
這被圈內人解讀為陸陽是準備吃獨食。
甚至有人認為,陸陽之所以帶著旗下藝人參加《夢想的生活》,就是想要藉著現在的熱度賺一大筆酬勞的同時,用事實讓那些企圖合作的人知道,我們沒時間。
這不失為一種合理的拒絕方式,用事實拒絕別熱,總比不斷的用語言和態度拒絕別人好。
但陸陽這種行為,還是激怒了一些遞出橄欖枝的人。
大家覺得陸陽不識抬舉。
而事實上……這些人的想法,不無道理。
……
三冠市,鄉村小路上。
陸陽和姜茴、蘇小魚一個車。
“短期內不適合開機了,起碼,真正有想法、注重質量的人是不會開機的。”陸陽道,“滬圈的大動作已經從電視劇擴張到了電影行業。”
“明年,會是滬圈的一年。”
“現在圈中,除了京圈那一兩位優秀人物之外,幾乎所有的頂級導演、攝影指導、服化道、武指、特效資源,全部都集中在滬圈。”
“沒有這些優秀的人才,電視劇還好,但電影的質量,很難保證。”
陸陽對大勢看得比任何人都清楚。
而且邱載國和鄧凱二人,也都奔赴滬圈進行新一輪的工作也是證明。
一切的一切,都表明電影圈,正在起風。
這個時候急匆匆去拍攝的劇組,無人可用不說。明年上半年的上映,會接連撞到滬圈的幾部頂級製作,結果如何,還用得著猜?
“所以你打算暫時避一避風頭?”姜茴皺眉。
這也不是不可以。
起碼正常人大機率都會這麼做。
但……
陸陽是正常人嗎?
顯然不是啊!
陸陽會被嚇倒嗎?
顯然也不會啊。
他除了在眾女面前硬不起來,呸……硬氣不起來之外,從來沒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