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都是有劇本的,這一點,對於後來的觀眾而言,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了。
甚至大家已經可以理性的來看待這些劇本。
一個節目中,自然發生的一些東西,可能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吸引人。
這時候,就需要外力介入,來製造一個更有看點的劇本。
所以大家討厭的從來都不是劇本。
觀眾討厭的,是假的心慌的劇本、討厭的是不用心的節目組、討厭的是沒有誠意的設計、討厭的是把觀眾當傻子的綜藝安排。
巧妙的安排,加上適當的真實和比如嘉賓放屁這樣偶爾的“給力”,就是一個綜藝節目最完美的狀態。
所謂真實,也一定要是放在劇本中的真實,是有限制的真實。
就和演戲,追求的是有演技修飾的真情流露,而非真正真實的情緒流露。
不然……真實的撲街的綜藝節目,多的也不是一個兩個。
《廚王爭霸賽》這個節目,是吳哲的又一次嘗試。
沒錯,夢想藍臺的飛躍計劃終於啟動了。
吳哲作為被選中的孩紙之一,雖然算不上手握重拳,但已經有資格在一定資金範圍內製定自己想要做的節目。
不過,從這檔節目目前的收視率來看。
這檔節目算不上成功。
收視率常年穩定在0.7左右,和真正優秀的收視破1級別的綜藝來看,還有較大差距。
衣食住行,這些和人們息息相關的東西創作成綜藝之後,就失去了其大眾屬性,這是吳哲失敗的根源。
但要說失敗也不完全作數。
因為這檔節目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他們找到了郝大廚參賽。
一開始,郝大廚並沒有特別之處。
然而錄製了兩期之後,郝大廚突然火了。
不是因為節目火了。
而是人家自己火了。
手可摘星辰!
上海青玫瑰!
兩道網紅菜紅遍全國。
前者引起了廚師圈、餐廳界的大規模模仿。
而後者,更是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了一道V博中、朋友圈中的名菜。
《廚王爭霸賽》的收視率也因此而有增長,目前兩期的平均收視成功破1。
其中,郝大廚的片段收視更是飆到了1.5左右。
郝大廚對節目的貢獻,無需贅述。
現在賽制已經進行到了最後,另一位爭奪廚王稱號的是天堂洲際的超級大廚,林大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