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高三》是一個以高中校園為背景的青春故事。
從男主角小志的視角出發,記錄了他和同桌小雯、好兄弟大凱、小雯室友小影四個人在高三那一年發生的種種。
其中,小雯和小志先後解開了自己的心結,在趙老師和陳校長的幫助下,最終完成學業,實現了自己的學習目的。
說起電影,很多人一晃眼就能想到很多人生道理,想起什麼文藝片。
而往往大家記憶中,這些東西確實是留存的最深刻的,所以很多經典歷久彌新。
但其實,研究表明,我們記憶中大部分的經典作品,裡面都有很多精彩的幽默情節、搞笑劇情,甚至帶起了一股股幽默潮流。
所以,喜劇片才是真正非常出巨星、出經典的型別。
而根據心理學、市場營銷學等分析,這是有原因的。
搞笑、喜劇、輕鬆的東西更能夠吸引人注意,而只有你注意到了這個東西、你被它吸引了,你才有可能好好的坐下來,靜靜的聽它講述它的故事和道理。
包括幾年之後的國內電影市場大飛躍中,也都以帶有喜劇、幽默元素的電影起飛的居多。
很多文藝片注重表達,卻忽略了這個關鍵因素,撲街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校園青春情感電影,要是沒有幽默,是更難吸引年輕人的注意力的。
《那年高三》的拍攝中,陸陽就尤其注意這個問題。
片場。
“action!”
一聲令下,拍攝正式開始。
……
“下面,請高三二十四班的歐漢志同學到竹蓆臺上來。”年級主任李平川面色嚴肅。
陸陽飾演的歐漢志走了出來。
“上週週五放學,歐漢志同學在校門口與社會閒散人員發生了口角衝突,大打出手,完全忘了自己是高三學生的身份!學校培養你就是讓你去打架鬥毆的?你對得起老師的教誨嗎?對得起父母的厚望嗎?你對得起這身校服嗎?”
“對不起。”陸陽不以為意的笑道,“這衣服外面賣九十八一套,加一個校徽就成了一百九十八一套,這麼貴的校服,我是真的對不起。我不僅對不起,我還買不起……”
“夠了!沒讓你回答!”李主任瞪了陸陽一眼,“你給我好好檢討一下,當著全校兩千多人的面,你給我深刻檢討!好好懺悔!”
操場上的學生們鬨然大笑。
顯然,歐漢志這樣的耍寶不是一次兩次了。
二十四班方陣。
“喂,歐漢志真的要在今天說嘛?這麼多人啊。”小影拍了拍前面大凱的肩膀。
別問為什麼大凱在前面,高矮順序,懂的都懂,我大凱身高是硬傷,一萬種憂傷有木有。
大凱轉頭道:“我哥們兒就是這麼牛筆!絕對的大心臟,今天他一定要把祝小雯一舉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