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大朝會,大半年未露面的獨孤勤弘升坐。
春秋鼎盛,先天圓滿的皇帝,如定海神針般坐在龍椅上,只一個高光亮相,便迅速掃除了因炎國入侵籠罩在朝野群臣心中的陰霾。
山呼萬歲後,獨孤勤弘跟群臣客套幾句,走一遍君慈臣恭的標準流程後,就讓弘壹直接宣讀了冗長深澀的討炎詔書。
其實,就是宣佈兩件事:
第一,帝國進入戰爭狀態,封裕王獨孤謹月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統調十二衛及涿、金、驥,靖、豫、青,北六州諸軍事,拜武衛大將軍風雲為衛軍主將,拜青州節度範雀為後軍主將,發兵二十萬(吹一波是慣例),御辱伐炎。
第二,誠邀商國戰爭觀察團隨軍觀戰,由大新軍隊保證安全,揭露炎軍鐵騎的殘暴無道,號召天下有識有德之士共擊之。
然後,就是一波群臣口嗨,文官義正言辭歌義軍,武官面紅耳赤爆粗口。
最後,大家再和裴風華大使一起回憶盛讚新商友誼,歌功頌德皇帝陛下......
這種大朝會一般都是象徵意義更多,喊喊口號,統一下思想就好,具體的應對之策,在這種七嘴八舌又容易洩密的氛圍中,是不可能討論出來的。
就在宮城大殿中還在吵吵時,觀察團的真正‘主力’,陳恬恬和玄闕二老已經帶著四名隨從,來到了京都北門口,李鶴等人在月四率領的十二名鐵衛的護送下,正經過這裡,向北行去。
兩撥人在城外匯合後,不約而同地提高了馬速,她們要在日落前,趕到一百六十里外的西山軍營。
獨孤謹月一大早就帶著近隨女官和剩下的三十六鐵衛,向那裡趕去,整整兩萬北上的衛軍騎兵,會在那裡休整等候四個時辰。
兩輛馬車和二十騎在城外的馳道上疾馳。
一輛馬車由熊大妹驅馳,載滿物資,一輛馬車由熊二妹驅馳,載著小七。
李鶴騎著一批棗紅駿馬,跟在後面,只見他手持韁繩,身子微俯,雙目直勾勾地盯著前方,左轉右拐,騰躍加速,控馬控的有模有樣。
如果忽略他身後,將他緊緊摟在懷裡的陳恬恬的話,那他確實已經算是一名騎術高手了。
事實上,如果從地球人的水平看,李鶴的騎術還算是可以的,前世的他,成功率最高的渣術之一,便是帶女孩子去遠郊或者草原學騎馬(不解釋)。
久而久之,騎術還算嫻熟,至少控馬快跑是沒有問題的。
但在這個武者的世界,他的水平還只是個弟弟,手還丟不開韁繩,腰也直不起來,馳速也不夠快,很容易被鐵衛甩掉。
不過,以他的身體條件,兩腿的夾力巨大,已經能飛速的掌握竅門,尤其是在陳老師手把手的耐心教導下。
“對,兩腿要再用些力,馬鐙吃上勁,腰部別僵,放鬆一些...嗯,好,跟著馬兒的起伏節奏,彆扭著身子,順著馬兒的轉向,讓它帶動你,別對抗轉力,身子左傾,腿上夾穩就行。”
......
一個時辰後。
李鶴已經徹底適應,並且還非常享受這種高速馳騁的感覺,他有點上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