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活著的人,他們在心裡面一定會非常感激自己的先祖,曾經提出了這麼一個戰略計劃,
這才讓中原文明留下了最後的火種。
這就是這些有智慧的人,他們留給後世子孫的財富。”
………………
這厲害呀!
呂后在心裡面都對這些謀士讚歎不已,雖然魯肅達不到蕭何張良的程度,
但人家出的這個主意,的確對後世子孫產生了一定的指導作用。
這個劃江而治,南北對立,的確讓漢人有了最後的棲息之地。
這才免於被一波推平。
第一太后(炎黃第一後):
“咱們就實事求是的說,【隆中對】對以後的歷史沒有任何影響。”
“他只不過是人們口中的一段傳奇故事而已。”
“但魯肅的【榻上對】,他提出的南北分立,劃江而治,卻為南北朝的出現提供了一種理論支撐。”
“但從這一點上來看,魯肅【榻上對】的理論對歷史的貢獻,那就遠遠大於諸葛亮的隆中對。”
“因為這已經能夠用理論來指導實踐。”
“我猜那些司馬家族的人,最後跑到南邊,他們肯定也會在心裡感謝魯肅給他們提出了一個預備方案。”
………………
崇禎此刻也是對魯肅有了重新的認識,他現在越來越反感那些飯圈文化。
這把一個人神話成了神,但同時卻把同時代的這些時代精英全部醜化成了配角,
甚至把人家對於歷史的貢獻都給抹殺了。
這就是對歷史的一種侮辱。
我們不去繼承歷史中優秀的思想和文化,偏要搞那些盲目崇拜,把錯的東西還要吹成史上第一,
這簡直太噁心了。
怪不得有很多歷史學者,非常反感跟不懂歷史的人交流,
因為你永遠叫醒不了一個裝睡的人。
自掛東南枝(最純昏君):
“聽完了這一切之後,我才感覺到諸葛亮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他也會犯錯,而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神。”
“這才對呀,我們就應該還歷史一個公道。”
“連魯肅這種提前預測到南北朝的人,我們都要去抹黑的話,”
“那歷史不就成了一些人恰爛錢的工具了嗎?”
“現在我再看一看什麼網上吹的諸葛亮的內政100分,軍事99分,文學也是99分,”
“這看得我雞皮疙瘩都掉了一地。”
………………
陳通也是極度反感。
陳通:
“你看看那些整天說別人是營銷號的,自己才是最大的營銷號。
他們藉助著胡亂吹捧來吸引流量。
他們跟你談一個歷史人物的時候,只談情懷,從來不談實際的事情。
為了把諸葛亮吹成神,那是《三國志》和《三國演義》雜在一起胡說八道。